(新加坡4日讯)半年前爱妻病逝后思念不已,百岁人瑞茶饭不思、精神不振,在家中过世,享嵩寿104岁。
死者何君益于星期六(2日)晚上8时许过世,享嵩寿104岁。他年轻时从海南岛来新加坡谋生,与妻子成婚后感情融洽,将4个孩子养育成人。
长子何子石(74岁,前著名广播员)接受《新明日报》访问时透露,母亲今年2月因肺炎过世,父亲之后就郁郁寡欢,常念叨母亲。
"父亲非常依赖母亲,自母亲去世后,他就大受打击,常表达对母亲的思念。"
何子石说,从上周开始,父亲就食欲不振,即使家人用勺子喂食,他也会吐出来。"周六晚上约8时,我接到女佣打来的视频电话,才获悉父亲过世。"
何子石忆述,父亲小时候生活在海南岛,因家中难以维持生计,就下南洋谋生,年轻时四处打杂。

"父亲没念多少书,曾到马来西亚橡胶园做工,当时甚至不会英文与马来文。"
他说,父亲在橡胶园打工一阵子后,就回到新加坡,先投靠亲戚,再托同乡找工作。
"父亲给峇峇娘惹家庭做过家庭杂工,也给英军打杂过很长一段时间,学会了下厨,从此就当上厨师。"
他也提到,父亲勤勉顾家,母亲后来也外出打工,两人每月赚取200多元,养活一家大小。
"父亲每年都会汇钱给国内亲人,也会寄送各种生活用品例如人参精、英雄牌钢笔等回乡。父母有馀力,也捐钱回家乡建宗祠。随着新加坡建设得越来越好,我们家生活条件也变得更好。"
何子石感叹,在父母的共同努力下,40多年前就买了组屋,让一家人能有良好的生活环境。
作为长子,何子石认为,父亲不服输、不屈服的精神,鼓舞了兄弟姐妹4人。"我向他学习,因此在工作上也全情投入。"
热爱学习 写诗60首
何君益爱学习,退休后还写了至少65首诗,并与其他作者出版诗集。
何子石提到,父亲生前的愿望是能够一直读书。"父亲只上到小学三年级,一直渴望继续念书,但生活所迫,使他不得不放弃求学。"
后来,何君益主动读夜校,退休后在外看到英文招牌,还会回家翻字典。
何子石说:"我还替父亲找来如今大学生的诗律相关学习资料,他研究得头头是道,还写出不少诗歌。"
何君益生前在《新风诗协会》担任理事,还与其他作者一同出版诗集,其中收录至少65首诗,有感时也会随手作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