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29日讯) 新加坡铁路测试中心全面运作,无论是新购的地铁列车、号志或电力供应等核心系统,今后都可集中在这个中心进行全天候测试,预计明年底通车的马新捷运列车也会在该中心进行相关测试。
上述测试中心耗资约8亿新元(约26亿4500万令吉)设计与建造,占地约50公顷,设有3个测试轨道。其中,2.8公里长的直线高速测试轨道可测试不同列车速度的运作,最高时速为100公里。
新加坡陆路交通管理局自去年11月,已率先使用这条轨道测试新的环线列车。
新启用的轨道有两条,其中一条是3公里长、有3%坡度的耐力环形测试轨道,可测试列车在运行一段距离后是否仍耐用。新列车一般要累积1000公里的里程,才能投入运作。
另一条是2.8公里长、设有S型轨道的性能与综合环形测试轨道,测试列车回转的表现,以及列车和不同地铁系统能否无缝衔接。
3条测试轨道都适合不同号志和通讯系统使用。高速测试轨道备有新加坡不同地铁线采用的供电系统,即第三轨和架空导电轨,有助于全面测试。

目前,所有列车都得靠拖车运往新中心进行测试。衔接测试中心和大士西延长线的高架轨道在2029年完工后,列车可经由此轨道进入测试中心。
测试中心设有行政大楼、运作控制中心,以及可支援列车中期翻新工程的车间等。
新加坡永续发展与环境部兼交通部高级政务部长许连碹博士周五(28日)为设在大士的新加坡铁路测试中心主持开幕。
她说,扩展和维护地铁网路时,需要的不只是新资产和系统,也要有合适的基础设施来支援测试和推动创新发展。新中心的落成是我国地铁发展的重要里程碑。
“随著地铁网路不断扩大,维护工作及确保新旧系统相互融合变得越来越复杂。每当购买新资产如列车,或是新地铁系统如信号和通讯系统时,进行严格和全面的测试越加重要。”
许连碹指出,新设施成立前,新加坡都是依赖海外的测试中心测试新列车和系统,不足之处是它们无法完全复制新加坡的运作环境。
“单是我们的天气就和远在欧洲或中国的主要供应商很不一样。因此,新列车和系统抵达新加坡后,仍须要进行广泛测试,占用了珍贵的工程时间。”

她透露,每一晚,营运中的地铁线只有约3小时的时间,完成所需的维修和测试。如今有了测试地铁系统的专用设施,将有助于腾出更多工程时间进行日常维护,确保地铁服务能可靠运行,同时提高测试安全和效率。
“新中心远离住宅区,可以在不影响现有列车服务和附近社区的情况下,全天候进行地铁测试。”
许连碹也提到,海外很多测试中心都是私人列车制造商建造专用的,但新加坡的测试中心不一样,是国家测试中心。它可支援所有地铁线,适用于不同制造商的地铁系统。
她指出,除了支持新加坡地铁系统的测试与维修,当局也希望借此提高地铁员工的技术能力,为原始设备制造商和业界提供一个平台测试新科技和系统,并成为地铁测试的区域中心,日后也可能为区域的地铁业者提供特定的测试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