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2035年依城市政局地方发展规划草案》揭露,包括森林城市等周边填海工程将对当地海洋及红树林生态造成长远的影响。

(新山4日讯) 根据依斯干达公主城市政局(MBIP)公开展示的《2035年地方发展规划草案》揭露,森林城市(Forest City)及丹绒柏勒巴斯港(PTP)持续进行的填海计划,预料将对海洋生态系统、水流结构及红树林生态造成长远影响,恐导致低洼区域更易发生积水或闪电水灾。

根据草案内容,森林城市整体开发面积达4012.47英亩,共分四期进行,预计于2045年全面竣工。目前仅第一期填海工程完成,面积约978.78英亩,占总体开发面积24.4%。

当局指出,任何超过50公顷的填海工程均须依法提呈《环境影响评估报告》(EIA),并由环境局审批,以减轻未来潜在的环境风险。

然而,尚未启动的3个发展阶段预料仍将牵涉大规模填海,间接影响周边海洋生物栖息地、孟然邦岛(Pulau Merambong)、拉姆塞湿地(Ramsar)、沿岸村落及现有生态旅游活动。

当局警告,随著森林城市与丹绒柏勒巴斯港项目陆续完成,依斯干达公主城市政局辖下的海域范围将显著缩减,大片红树林也将因失去天然潮汐缓冲带而受威胁。

受保护物种儒艮(Dugong)出现在森林城市附近海域。图为研究人员测量儒艮所留下的痕迹。
受保护物种儒艮(Dugong)出现在森林城市附近海域。图为研究人员测量儒艮所留下的痕迹。

环境评估显示,已有数千英亩红树林遭受侵蚀或破坏,仅有少部分地区预计保留作为保育与复育用途。

根据草案内容,填海活动改变原有的海水流向、潮汐及河口水位结构,恐导致低洼区域更易发生积水或闪电水灾。

与此同时,红树林及海草床的流失不仅削弱沿岸防护能力,也威胁渔业资源与海洋生物多样性,包括鱼类、海马、海星、虾类及儒艮(Dugong)等受保护物种。生态链被打乱后,邻近海岸的侵蚀风险也将随之增加。

为防止海洋生态恶化,当局建议依公主城市政局与相关部门采取“结构化海洋管理”策略,确保开发与保育取得平衡。

海马是当地海域常见的海洋生物。
海马是当地海域常见的海洋生物。

具体建议包括:(1)制定国家级海洋政策(Dasar Nasional Marin),以制定明确的政策方向与蓝色经济(Blue Economy)框架,如《海洋生物政策》、《国家海洋总体规划》,作为各机构行动依据。

(2)推行“生态系统为本管理”(Ecosystem-Based Management, EBM),强调跨领域科学管理,兼顾生物、社会与经济面向,并建立生态健康监测机制。

(3)设立“海洋保护区”(Marine Protected Areas, MPAs),将重要海域划分为“禁区”、“限制开放区”及“受控旅游区”,以保护濒危物种、恢复渔业资源并促进永续旅游。

(4)加强环境执法与监测机制,如采用无人机、卫星自动识别系统(AIS)等科技进行实时监控,训练专业执法队伍,并建立定期数据报告制度。

依斯干达公主城市政局指出,该地方规划草案仍处于公众展示与意见收集阶段,民众与非政府组织可在指定期限内提交反馈意见。

当局强调,所有意见将作为未来修订依据,以确保依斯干达公主城在城市发展与环境保护之间达致平衡。

《2035年依斯干达公主城市政局地方规划草案》(Draf Rancangan Tempatan MBIP 2035)于10月23日至11月21日公开展示,收集民意长达一个月,民众可透过依斯干达公主城市政局官方网站或浏览( https://link.mbip.gov.my/RTIP2035 ),对草案提出建议和意见。

刘文聪

热门新闻

阅读全文

【新加坡大选】行动党蝉联执政 工人党政治版图扩大

阅读全文

烧烤摊违反行管令 老板顾客全被对付

阅读全文
档案照

哈萨克爆发不明肺炎 致死率远高于新冠病毒

阅读全文

CNN记者讲述北京防疫 女主播惊讶摇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