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六甲24日讯) 长达128公尺的《郑和下西洋》画卷首次亮相古城!这幅长卷画作出自于中国大师级水墨画家之手,叙述了郑和下西洋的细节,精细的画工叫人叹为观止!
这幅特别的百米长《郑和下西洋》画卷是由中国一级美术大师阎峰所创作,历时5年完成,现为马六甲国际郑和研究所的“镇馆之宝”。
哥打叻沙玛纳州议员刘志俍今日与马六甲国际郑和研究所院长张瑞发,共同为此画作主持开幕典礼。
在场者包括甲州旅游促进局代表诺哈雅蒂、淡敏沙里有限公司首席执行员诺阿赞哈山、鸡场街文化坊工委会委员陈炜建等。
刘志俍在会上表示,郑和将军乘风破浪下西洋,历经千辛万苦,率领船队抵达甲州,甲州此后从一个小港口,日后成为郑和重要停靠点。
“郑和不仅带来如丝绸、陶瓷及茶等商品,更建立了外交关系与友谊,同时展开文化与信仰的交流。”
“今日我们可以从画作上了解郑和的整个航海历程,也可一窥往昔的团结与和谐精神。”
他也不忘呼吁公众除了到来欣赏此幅作品之余,也可借此机会阅览马六甲摄影展,从摄影师的镜头下,欣赏甲州之美。
“这些摄影作品记录了马六甲的风景、人文与美食,甚至是挖掘了一些隐藏的据点,展示了古城的另一种美独特美丽的姿态。”
“我希望旅行社可以带更多的游客到此参访,欣赏摄影展,让游客可以深度游览这座世遗城市。”
另一方面,张瑞发说,上述艺术作品精细且生动地描绘了郑和花了28年,七次下西洋,造访37个地方,甚至远至非洲的历程。
“这幅作品表达了当时的文化交融、合作精神及各民族和平生活的氛围,这不仅是艺术作品,也是珍贵的历史参考画像。”
他指出,该院也计划成立郑和下西洋的历史走廊,并将结合数码影像,以吸引年轻一代更了解这位历史人物。
“此外,从即日起至到11月30日,国际郑和研究所同时举办马六甲摄影展与2025年国际海丝文创作品‘融合与新生’展览,诚邀市民与游客到来参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