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六甲19日讯)马六甲华校校友会联合会呼吁政府、教育界及社会各界携手守护校园净土。
该会发文告指出,近期涉及校园霸凌、性侵、暴力事件乃至命案的报道屡见报端,令人震惊与痛心。这一系列悲剧,折射出我国校园安全体系及教育辅导机制中存在的深层次问题,亟需各方高度重视并立即行动。
该会对当前校园安全形势表示严重关切,并郑重呼吁政府、教育机构及社会各界正视问题,迅速采取全面、系统且有力的措施,杜绝类似事件再次发生。
文告表示,校园本应是学生安心求学、健康成长的园地,绝不应成为恐惧与暴力的滋生场所。然而,随著网络暴力泛滥、青少年沉迷游戏、家庭沟通缺失、心理辅导资源不足等问题日益加剧,校园安全已超越教育范畴,演变为一项需要全社会共同应对的挑战。
“本会呼吁政府及相关主管部门,应切实强化校园安全政策的执行与监督,完善校内保安机制,确保每一所学校都具备健全的危机处理流程和心理辅导体系。同时,教育部与各校方须进一步重视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增聘专业心理辅导员,定期开展反霸凌主题教育,培养学生同理心与自我保护意识,构建尊重、包容、友善的校园文化。”
“家长方面,我们呼吁父母积极关注子女的情绪状态与网络使用行为,合理引导其使用互联网与电子游戏,防范不良信息对青少年价值观的侵蚀,助力孩子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与社交观。”
此外,该会认为,马来西亚通讯与多媒体委员会(MCMC)也应加强对网络平台及媒体内容的监管,最大限度减少暴力、色情等有害信息的传播,共同营造清朗健康的网络环境。
为从根源上系统化解校园安全隐患,该会建议成立由教育部、学校代表及家长团体共同参与的“校园安全与学生心理健康工作委员会”,深入剖析问题成因,制定长远防治策略与辅导机制,协助各校建立科学有效的预防与应对体系,从制度层面筑牢校园安全屏障。
此外,该会会长罗宪彪强调,校园安全与学生心理健康息息相关,教育工作不能仅聚焦学业成绩,更应著眼于学生的全面成长。他指出,学校应积极推动学生参与管乐团、童军团、圣约翰救伤队等课外活动,这些团体项目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纪律意识、团队精神,并提升其抗压能力与沟通技巧。同时,家庭与学校应共同引导青少年学会健康的情绪管理方式,在兴趣与协作中找到成长的力量。

他进一步表示,教育应统筹心理辅导、公民意识与道德教育,帮助学生从小树立法治观念与社会责任感。家长、校方和学生之间需建立畅通的沟通渠道,形成合力,共同应对挑战,构建互信互助的成长支持网络。
“教育是立国之本,孩子是国家的未来。校园安全工作,刻不容缓、不容懈怠。让我们携手政府、教育界及社会人士,共同履行社会责任,从制度设计、教育实践、家庭关爱到文化培育,全方位守护每一个孩子的安全与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