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隆坡24日讯)尽管当前各种族分界声音四起,建筑系教授达祖丁拉斯迪表示,无论迎来的是风雨还是时代的巨浪,大马人的命运都是共同承担的。

他忆起自己曾在一所华文中学度过4年生涯,让他学会在多元中看见美好。

他在接受《当今大马》采访时指出,近日,他与霹雳太平华联中学的校友重聚晚宴后,忆起当年的时光,老师和同学从未因为他是唯一的马来学生而冷落他,反而视他为自己人。

“在870名学生当中,我是唯一的马来人,但我从不觉得被孤立。我就是其中的一份子。我是大马人。”

现年63岁的达祖丁回忆,他从中二念到高一,才转校深造。

“在校园里我是少数族群,但我从未被霸凌、被排挤或被嘲笑,我被接纳了。我们跨越差异,看见彼此的善意,成为能超越肤色的小伙伴。”

对他来说,这段经历就是“国庆月”的真正意义,提醒人们大马的潜力。即使有人挑起分裂,最终受伤的不是某一族群,而是全体人民。

他也一直感念老师们的启发。他仍记得小学五年级的美术老师“Mr Chung”,教他用火柴棒搭建小屋,最后拼出一整个“火柴屋村”,也因此点燃了他对建筑的兴趣。

此外,他也感激1960年代执政的联盟政府的远见和决心。

“正是他们的远见和决心,让一名警察的贫困孩子第一次登上飞机,凭借公共服务部的奖学金前往美国。”

“今天的一些政治人物可能完全没用,但他们肯定不是东姑阿都拉曼和阿都拉萨那一代的人。”

出乎意料的是,正是在那趟赴美航班上,他遇见了日后的妻子。

“她是我们那一批仅有的11名马来学生之一。无论在我的事业、精神低谷,还是生病住院时,她始终守在我身边。即便只能睡在医院的硬椅子或临时床,也没有离开。
我们一起养育5个孩子,一起背负贷款,但最终都撑过来了。”

如今在吉隆坡思特雅大学(UCSI)任教的他,感谢校方给予机会,让他在提前从公立大学退休后,仍能贡献国家。

“校长不仅相信我的建筑专业,也相信我能为大马付出。”

他坦言,他曾向3所公立大学申请教授职位却被拒,理由是他的文章被贴上“反马来人”和“偏离伊斯兰”的标签。

但他坚定表示,无论作为穆斯林还是大马人,自己的人生指南针是先知穆罕默德与《国家原则》。

“这个国庆,我想与大家分享我人生的真实色彩。不是国旗或任何标志所能掩盖的,而是我对所有曾经走进我生命的大马人民的骄傲与感激。”

“就像马来谚语所说‘有福同享,有难同当’。无论迎来的是风雨还是时代的巨浪,我们的命运是共同承担的。”

王思琦

热门新闻

阅读全文

【新加坡大选】行动党蝉联执政 工人党政治版图扩大

阅读全文

烧烤摊违反行管令 老板顾客全被对付

阅读全文
档案照

哈萨克爆发不明肺炎 致死率远高于新冠病毒

阅读全文

CNN记者讲述北京防疫 女主播惊讶摇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