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六甲17日讯) 商家租下3栋独立式洋房充当肥料包装厂,遭到甲州国内贸易及生活成本局取缔,当场充公逾4万公斤重的管制肥料。
甲州国内贸易及生活成本局在接获公众投报,指肥料臭味影响居民,经过一周暗中调查后,于日前到马六甲一个高级住宅区展开“便衣行动”(Op Samar)。
该局局长莫哈末哈兹敏说,调查显示,商家租下3栋独立式洋房,购入及囤放大批的管制肥料并重新包装,而这些活动都在管理层不知情的情况下进行。
“有关的肥料被重新包装至小包,并在社交平台抖音上售卖,每月收入可达到40万令吉。”
“此活动相信是于去年就开始进行,有关商家以每月2500令吉至3000令吉租下豪宅,主要是租金比设厂费用低廉,更节省成本。”
他表示,商家特意选在高级住宅区租屋子,尤其是该住宅区有不少精英与政治人物居住,加上此处有严密的保安,以躲避执法单位。
“执法人员所充公的肥料市值约6700令吉。此外,经检查,业者拥有商业执照,惟该执照却是注册于外州。”
“我们正援引1961年统制品法令以及1972年量衡法令展开调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