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山中华公会颁赠纪念品予众主讲人。左起:林先强、林刚荣、蒋滨韵、赖启健、黄子明、白伟权、何朝东、洪敏芝、罗乐然、林家豪、莫家浩。

(新山18日讯)马来西亚华人博物馆执行主任林家豪认为,柔佛古庙众神巡游不仅拥有深厚的文化底蕴,更具备独特的内涵与价值,完全有资格单独申请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NESCO)的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他指出,柔佛古庙众神巡游展现“五帮共和”的精神,这是新山华社独特的治理模式,在世界上仅见于新山。

“其次,这项活动也展现古庙精神,每次巡游的五尊神明有四尊来自中国原乡。至于洪仙大帝则是马新的原创,拥有本土原创神明。”

林家豪今日上午出席,新山中华公会举办的《申遗之道:柔佛古庙众神巡游与非物质文化遗产实践国际研讨会》上,发表“香水南洋-马来西亚华人宗教类民俗的非遗化思考与行动方向”时,如是点出。

他强调,柔佛古庙众神巡游的一大特色,是获得当地统治者的高度认可与参与。柔佛苏丹、王储或王室成员都会前来参与,象征王室对这项文化活动的支持与认可。

他认为,综合几点因素,柔佛古庙众神巡游具有单独申遗的资格,但因一些条件限制,因此需要借助外力联合申遗。

新加坡文史工作者黄子明阐述,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遗公约的基本宗旨或理想,在于增强对“文化多样性”的尊重,并通过世代相承的表现形式、技能等等,来提供认同感和持续感。

他说,2003年联合国教育、科学及文化组织公约的“非遗”定义提出五大领域,包括口头传统和表现形式、表演艺术、节庆与仪式、传统手艺等。

“任何族群的语言、宗教信仰,或天然资源等涉及政治敏感的层面,则不属于直接保护的对象。”

他指出,“非遗”列入代表名录并无严格标准,社群“意愿”是原则上的关键。根据2003年《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的运作指南中,所要求的条件就是列入名录有助于提高可见度,促进对话,有一定的措施能起推广作用,而申报时获得相关社群、群体或个人尽可能广泛的参与,尊重其意愿。

为推动柔佛古庙游神申遗进程,新山中华公会举办上研讨会,汇聚马、新、中、港专家学者。主讲人包括槟城乔治市世界遗产机构总经理洪敏芝博士、香港教育大学助理教授罗乐然博士、柔佛古庙管委会副主席陈泳勋教授、新纪元大学学院东南亚学系主任白伟权博士、南方大学学院全球华人学系系主任莫家浩博士、华总马来西亚华人博物馆执行主任林家豪、新加坡文史学者黄子明博士、新加坡建筑与历史学者赖启健博士、厦门大学南洋研究院硕士研究生蒋滨韵,以及新山华族历史文物馆主席林先强等。

锺诗雨

热门新闻

阅读全文

【新加坡大选】行动党蝉联执政 工人党政治版图扩大

阅读全文

烧烤摊违反行管令 老板顾客全被对付

阅读全文
档案照

哈萨克爆发不明肺炎 致死率远高于新冠病毒

阅读全文

CNN记者讲述北京防疫 女主播惊讶摇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