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央18日讯)玻璃市关税局连续两天展开执法行动,先后在玻州与吉打州破获走私香烟,起获4万9400支走私烟,所起获的香烟盒都贴有以假乱真的关税标签,当局怀疑背后涉及有组织集团企图逃税。
玻州关税局主任依斯迈今日在记者会上说,这批标签表面上与正版几乎无异,若非经过当局鉴定,难以察觉差异,反映背后存在供应网络及集团运作。
他披露,首宗案件是于本月6日下午约4时45分被揭发,执法人员在新港路边拦查一辆宝腾花蝴蝶(Iswara),结果在车后座及车尾厢搜出2万2400支疑逃税香烟,市值6720令吉,涉及税额1万5456令吉。
.jpeg)
当局也充公涉案轿车,约3500令吉。司机是一名54岁本地男子,目前已被扣查以协助调查。
第二宗案件则发生在隔日(7日)凌晨3时30分。执法队跨州到吉打甲抛峇底花园一间空置店屋进行突击,在店屋后方发现2万7000支香烟,市值8100令吉,涉及逃税额达1万8630令吉。
当局怀疑该店屋其实是走私香烟的中转站。
依斯迈强调,香烟属受管制进口物品,若未依据《2023年关税(进口限制)令》获得总监准证,即属违法。
他透露,这两宗案件分别援引《1967年关税法令》第135(1)(e)与135(1)(d)条文调查;若罪成,嫌犯可面对10倍至20倍货值的罚款,或罚款10万至50万令吉(以较高者为准),或判处6个月至5年的监禁,甚至两者兼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