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淂鼎(左)及刘泌光前往银行,要求银行针对此案展开彻查。

(新山23日讯) 一名从未下载或使用Boots手机应用程式的家庭主妇,近日突然收到两封来自银行的OTP短讯,指其信用卡在该应用程式消费。起初她以为是诈骗讯息未加理会,没想到隔日查询银行时,才惊觉信用卡已遭盗刷2115令吉。

卢女士(51岁)忆述,去年10月18日中午,她的手机收到两封银行过账讯息,显示其信用卡有笔逾百令吉的交易,由于她从未下载或使用 Boots 应用程式,便认为这只是一般的诈骗短讯,因此没有理会。

然而,她第二天再次收到多封短讯后深感不妙,就到警局报警及致电到银行查询,联络道银行后才发现信用卡已被盗刷2115令吉,而交易对像正是Boots应用程式。

卢女士日前向马青公共服务与投诉局主任莫得鼎寻求协助时强调,自己从未提供过OTP (一次性密码)  ,更未曾下载或使用相关应用程式,原以为只要不点击可疑链接、不输入个人信息、不提供OTP号码,就能避免诈骗,没想到仍成为受害者。

无端端背负一笔不明债务,卢女士坦言,如今的她每当收到来自银行的短讯时,都会格外留意是否包含 OTP,担忧类似事件再次发生,因此她希望银行或相关机构能深入调查此案。

马青介入协助 银行称OTP验证已通过

莫得鼎与副主任刘泌光已亲自前往相关银行交涉,要求展开调查。然而,银行回应称,所有信用卡交易皆需经过OTP验证,而该笔交易的确是在OTP验证后过账,推测事主可能无意间点击了恶意链接,导致骇客窃取OTP并完成交易。

莫得鼎表示,他已著手整理事主资料,并将此案提交至金融服务申诉专员署(OFS)进一步调查,希望能够为事主讨回公道。

他透露,目前手上已有 多宗类似个案,而OFS调查程序通常需时3至6个月,因此他呼吁受害者耐心等待调查结果。

“我们强烈建议民众,一旦发现可疑交易,务必第一时间报警,让警方和银行掌握最新诈骗手法,以便强化网络安全系统,防止更多人受害。”

他也希望银行通融,在OFS机构调查期间勿征收受害者的利息,以避免利息越来越高,受害者更无法承担。

锺诗雨

热门新闻

阅读全文

【新加坡大选】行动党蝉联执政 工人党政治版图扩大

阅读全文

烧烤摊违反行管令 老板顾客全被对付

阅读全文
档案照

哈萨克爆发不明肺炎 致死率远高于新冠病毒

阅读全文

CNN记者讲述北京防疫 女主播惊讶摇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