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信许多人小时候都听过年兽的故事,那你听过红包的故事吗?

古代中国文化很多源于万物有灵的信仰,既多禁忌,亦多驱邪避恶的方式,新年红包的前身压岁钱,就是其中一种辟邪的象征物。中国最早期的压岁钱起源于汉朝,相传当时有一种妖怪叫“祟”,会骚扰小孩,因而长辈就将铜钱送给孩子,藉以铜钱的光吓走“祟”,保孩子平安。于是便有了大家熟悉的压岁钱。

“压岁钱至少在汉朝就已经出现了,但把纸币放到红包里的历史不长,那是在100年前民国时期,纸币畅行时才流行把纸币放进红包里。”新纪元大学学院中文系教授安焕然分享了压岁钱从汉朝至今的演变。

汉朝

汉朝的时候,压岁钱用的虽是铜钱,却是画有特殊符号的辟邪铜钱,并不是市面上流通的货币。

唐朝

来到唐朝,出现了第一种“红包袋”。宫廷里开始盛行用手工织的红布袋装著铜钱,相互赠送压岁。

不过,这样相互赠送的习俗仅限宫中,平民百姓则会用红纸写上祝福语送给亲友。

明朝/清朝

明清时期,人们会用红线将铜钱给串起来,又称串钱。

民国

民国以后则演变为用红纸包一百文铜元,其寓意“长命百岁”。

后来当货币改为钞票后,人们才开始将纸币放入红包内,成为现在通用的红包。

红包不一定是红色

红包本身的意义源自压祟,是长辈给晚辈的平安祝福。在汉字思维中,是一种符号、象征、联想的模式,华人有不少民俗文化常常就源于这种汉字思维,而华人普遍认为红色象征吉祥、喜气,是正面的符号,因而成了红色。在另一种就民俗学的说法中,红色具有辟邪作用,可赶走年兽,因此才会有挂红灯笼、红对联、红衣服等。“其实传统上,对联是白色的,这是到了宋朝、明朝之后才出现变化,成了红色。”

民俗文化会相互融合,因红包文化讨喜,渐渐也出现在马来社会中。本地马来同胞会在开斋节时互送红包,但因宗教认知的缘故红包去到马来社会变成了“青包”。而同样来自汉字思维的韩国和日本也有红包习俗,但红包颜色是白色。“这是因为大家的认知不同,不存在不吉祥的说法。”安焕然指出,日本与韩国人认为白色是神所赐予的颜色,象征纯洁,因而成了“白包”。他笑说,颜色只是各地民族文化的认知差异,只要认为什么颜色好,就会采用那个颜色。

新纪元大学学院中文系教授安焕然
新纪元大学学院中文系教授安焕然

压岁钱的演变不影响其意义

压岁钱是一种民俗文化,在不同时代、不同地区就会演变成不同形式。红包原本是由长辈包给晚辈,带有平安的祝福,如今亦有晚辈包给长辈,带有长寿的祝福寓意。

有别于马来西亚,在中国、台湾等地,红包仅会发给亲近的人,且数额较大,而华人南下后或许是社交圈子变大发红包的对象也开始改变为所有认识的人。无论是亲朋戚友,或是同事、学生,甚至是朋友的孩子也能收到红包。在本地,只要还未结婚都会被视为“小孩”,有机会拿到红包,而在台湾,只要开始工作就成了大人,必须给长辈包红包。

“民俗的形式一直在变,但华人是儒家社会,讲究长幼有序,晚辈孝顺长辈,长辈照顾晚辈,无论这些形式怎么变,依旧存在儒家思想。它的本质意义并没有改变。”安焕然表示,民俗会顺应时代而改变,包括收红包的对象、发红包的人、红包的颜色等。对于电子钱包,他认为这也是一种民俗形式的转变,不过发电子红包并不代表它没有温度,而是对无法见面的人表达祝福的另一种方式。“电子红包的出现不代表它变质了,只是不要错用它成为不回家的借口,面对面的拥抱、亲人的团聚是电子产品无法取代的。”

郑宇晴

热门新闻

阅读全文

【新加坡大选】行动党蝉联执政 工人党政治版图扩大

阅读全文

烧烤摊违反行管令 老板顾客全被对付

阅读全文
档案照

哈萨克爆发不明肺炎 致死率远高于新冠病毒

阅读全文

CNN记者讲述北京防疫 女主播惊讶摇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