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怪了,最近的卫生纸,怎么那么快就用完啊!?”随著全球物价不断上涨,民众的荷包也跟著日益缩水,但是缩水的不只是荷包,还有消费者采买的商品份量。打著价格不变的旗帜,大多数人光顾者享受“冻涨”的小确幸,但忽略了曾几何时包装袋里的空气比洋芋片多、同样价格的卫生纸张数变少了,这种以“偷斤减两”来变相涨价的缩水性通货膨胀(Shrinkflation)正在我国默默上演。

针对这个现象,本地价格专家Hargapedia在我国进行了一项调查。调查发现,与2012年相比,10年后的今天(2022年),很多企业开始走一种“缩水规模”(downsizing)的路线,甚至最高“缩”到30%。不要因为物价没有起价而沾沾自喜,因为殊不知,你用同样的价格,其实只买到了过往70%份量的物品。

举例,Breeze品牌洗衣液,2012年的体积为5公斤,但来到2022年,已经是3.6公斤;Munchy麦片饼干,从2012年500克减少到360克。“商家可能不是一次过缩小,而是逐年减少200毫升,神不知鬼不觉。”Hargapedia创办人孙志光续说,大部分消费者往往对价格很敏感, 但他们不会去意识到产品的净重。“对商家而言,倘若一样产品起价必须向零售商交代,但份量减少却无不需要。”

经济学家马姆葛瑞恩(Philippa Malmgren)在10年前,将这种“缩小规模”现象命名为缩水式通膨,其实指的是同一件事:公司减少产品的尺寸或数量,同时收取相同甚至更高的价格。由于面临短期压力,像是成本上扬,品牌通常会减小包装尺寸,但是一旦压力减轻,却很少会增加尺寸。根据维基百科对于缩水式通膨的定义是:商品每单位重量或体积的一般价格水平上升,这是由所出售商品的重量或尺寸减少所引起。消费者权益倡导人士对这种作法抱持批评态度,因为这具有“隐形”降低产品价值的效果,一般消费者难以立即发现,感觉上比光明正大的涨价更糟糕。孙志光更强调,政府一般也只会在价格上控管,也就是说只要价格不变,即便份量变小,政府不会理会。

孙志光说,每当一个产品换上新包装时,大部分消费者都会误以为只是更换新包装,殊不知是商家默默在缩小净重量。
孙志光说,每当一个产品换上新包装时,大部分消费者都会误以为只是更换新包装,殊不知是商家默默在缩小净重量。

不涨价的权宜之计?

孙志光认为,改变成分量较少的包装,是厂商在工资调升、成本变贵的情况下,不想因涨价而吓坏顾客的权宜之计。“尤其是马币贬值,入口货也会因为兑换率而提高成本,再加上全球油价大涨,物资成本价被提高,起价是无可厚非的。”孙志光更坦言,现在还不是最糟糕的时候,因为政府还没有完全针对RON 95的汽油津贴。“万一政府取消了或提高了RON 95和柴油价,将会进一步加剧通膨的压力。”再加上,政府也宣布从7月1日起取消鸡肉和鸡蛋的顶价措施,以及2公斤、3公斤和5公斤罐装食用油津贴措施。

本地比价专家Hargapedia旨在透过货比三家协助消费者节省开销。
本地比价专家Hargapedia旨在透过货比三家协助消费者节省开销。

其实消费者没注意到的还很多,因为缩水式通膨也出现在其他产业,从都市迷你公寓到飞机座椅之间的腿部空间等,比比皆是,只不过最引人注意的还是和日常生活攸关的产品包装。不过,即使制造商和零售商可能有正当理由缩减产品尺寸,但仍需要尽可能和客户沟通,以便让人们就如何花钱做出明智的选择,人们也才能真正当个“眼睛雪亮的消费者”。

当个眼睛雪亮的消费者

“与其等待政府的津贴,何不学会自我照顾(Kita jaga kita)呢?”孙志光说道,随著进入科技时代,很多资讯都是掌握在弹指之间。“Hargapedia除了提供货比三家(包括线上店和线下店),同时也提供优惠卷等等,协助消费者在这大幅度的通货膨胀下生存。”他同时说道,我国超市举办优惠活动的频率算是非常紧密。“如果某个产品今天不是最低价,就不要买;等到优惠价,才大量购买就能达到省钱效果。”

至于通过Hargapedia究竟可以节省多少?孙志光分析,所谓的优惠价有时是可以达到30%以上,而以一户B40每月400至600零吉的日常用品开销来计算,一个月平均可以节省120零吉,一年便是1440零吉。“将近1500零吉就大概是政府派发的援助金。”不过他坦言,对于货比三家有人会觉得麻烦,甚至感到厌倦,但他说,所谓的货比三家并非叫你走三家超市,而是可以到一家大型的购物中心,而里头就有不同的超市。“如果你觉得要跑不同的超市很麻烦?那你就不要每天在投诉钱不够用,因为通货膨胀已经是不争的事实,我们靠自己改变才能生存下去。”

林珮璇

热门新闻

阅读全文

【新加坡大选】行动党蝉联执政 工人党政治版图扩大

阅读全文

烧烤摊违反行管令 老板顾客全被对付

阅读全文
档案照

哈萨克爆发不明肺炎 致死率远高于新冠病毒

阅读全文

CNN记者讲述北京防疫 女主播惊讶摇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