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隆坡讯17日讯)半个世纪前,本地原创歌剧《汉丽宝》在吉隆坡首演,轰动马新两地,成为华人表演艺术史上的里程碑。时隔五十馀年,剧艺研究会再度复排这部经典,续写当年的艺术荣光。随着筹备工作推进,演员阵容亦日渐清晰。
在8月16日举行的第一轮演员面试中,逾50名参选者在声乐、表演、舞台风采与整体表现等环节接受严格考核,最终23人脱颖而出,晋级第二轮。9月15日,第二轮甄选于峇都喀(Batu Caves)的剧艺文化实验剧场举行,评审团需从23位候选人中遴选出4位主要配角,分别是微波、双铃、赭延纳与阿末,同时也进行了群众演员的面试,为复排舞台注入更多生力军。参选者中,最年轻者仅19岁,而年纪最长者已71岁,也曾观赏过1971年版本的《汉丽宝》。

权威评审团严选人才
本轮评审团由五位重量级艺术家组成,分别是出品人黄翠凤、监制张国雄、导演贺世平、舞蹈总监马金泉以及造型总监Beatrice Looi。他们从表演技巧、角色诠释、肢体表现到舞台感染力进行全方位考量,并强调“形象、技能、品德”与整体配合度,力求为舞台甄选出最契合的人选。
评审团一致认为,《汉丽宝》的复排不仅是艺术工程,更是文化使命。无论是主演、配角,还是群众演员,都必须以最佳状态展现作品精神。他们特别指出,配角与群众演员的力量同样关键,能为舞台张力与氛围增色,使角色更为鲜活立体。而外形因素虽可透过造型调整,但真正决定角色成败的,仍是舞台表现力与契合度。

在物色合适配角演员的同时,评审团也着眼于演员的潜力,设想如何将具备独特个性与表演风格的参选者安排到最合适的位置。甄选的考量细致入微,从宫女领班的气质,到将士统领的风范,乃至群众演员如何衬托主配角、凸显人物性格,皆在审视之列。由于竞争激烈,评审团未立即拍板,而是将部分候选人列入进一步筛选,以确保最终人选与整体阵容完美契合。


复排意义非凡
《汉丽宝》首演于1971年,讲述明朝公主远嫁马六甲苏丹的历史传说,既展现跨文化交流与融合,也映照了当时社会对身份、爱情与使命的思考。半个世纪后的今天,复排不仅是对经典的致敬,更是对马来西亚多元文化的新一轮书写。
剧艺研究会指出,目前五位主要主演已确定,加上本轮选出的四位主要配角,复排阵容已渐趋完整。接下来,演员们将进入紧凑排练期,与幕后团队携手备战,为2026年初的公演全力冲刺。艺术界与观众均拭目以待,期待这部原创歌剧在新一代艺术工作者的演绎下,再次于舞台上焕发璀璨光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