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起看似独立的事件——震撼全国的沙巴矿产勘探执照贪污案、引发公愤的扎拉凯丽娜(Zara)疑遭霸凌致死案,以及迫在眉睫的沙巴州选——正在同时发酵,并在“风下之乡”交织成一场史无前例的政治与社会压力测试。这已经不只是政党之间的权力博弈,而是关乎清廉政治、司法正义与民意觉醒的三重考验。

沙巴政府深陷的矿产勘探执照贪腐案,如惊雷划破沙盟政权声誉,也揭开了资源分配背后的制度黑洞——权钱交易从矿权到工程早已成为半公开的游戏规则。这起案件涉案层级之高、金额之大,不仅击穿了沙盟政权的公信力,也让那片被默许的“政治灰色地带”暴露在聚光灯下。

这也使到团结政府在沙巴政坛的裂缝随即扩大。巫统公开拒绝与沙盟联手应战州选,并直指沙盟是“负资产”。这不只有著沙盟领袖兼沙首长哈芝芝与国阵兼巫统州主席邦莫达的新仇旧恨,背后更是政治现实的算计——在选民反贪情绪高涨的氛围下,谁能与旧政治划清界线,谁就可能抢下未来五年的主导权。

与此同时,一桩校园悲剧点燃了社会的另一股怒火。宗教中学女学生扎拉因疑遭长期霸凌而离世,不仅震惊沙巴,更令全国舆论沸腾。这起案件让人们直面一个残酷事实:在现行体制下,弱势者的生命竟如此轻微。调查迟缓、程序不透明、官员推诿——这些细节,像一面镜子映照出政府在最基本公共职责上的缺席。

当贪腐案与扎拉案叠加,人们看见的不是孤立的弊端,而是制度整体的失灵:当资源被掠夺、权力缺乏制衡,最终承担代价的永远是普通人。这样的政治生态,何来发展与福祉可言?

沙巴州选就在这些腐败与悲剧的阴影下日益逼近。这也让州选表面上,或许只是又一次政党间权力角力,但在选民心中,意识也许正悄然转变。人们将不再满足于华丽造势与空泛承诺,而开始追问:反贪的实质计划在哪里?社会安全网如何重建?扎拉案的悲剧如何不再重演?

​贪污案与扎拉案,作为现实中的警讯与触媒,已经让沙巴社会无法再视而不见。沙巴民众或许就站在一个历史“三重交会点”:对腐败的零容忍、对司法正义的渴望,以及对政治革新的迫切需求。

如果沙巴人选择不再沉默、不再轻信糖衣承诺,而是用选票清晰地说出自己的立场,支持真正的改革者,沙巴或许真能摆脱旧政治的阴影,迈向一个更透明、更公义的未来——迎来名副其实的“沙巴之春”。

林建荣

《东方日报》言论编辑。

热门新闻

阅读全文

【新加坡大选】行动党蝉联执政 工人党政治版图扩大

阅读全文

烧烤摊违反行管令 老板顾客全被对付

阅读全文
档案照

哈萨克爆发不明肺炎 致死率远高于新冠病毒

阅读全文

CNN记者讲述北京防疫 女主播惊讶摇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