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刚过去的7月份,国盟在全国多州主导了"倒安华"快闪活动,最终在7月26日于首都吉隆坡举办大集会,这场集会究竟有多少人赴会,主办方宣布30万人、警方数据为1万8000,亦有网民用AI计算空拍图,估计人数为3万至4万人之间。

当然,数字本身可辩,也因主办方"喊"到太大,国盟主要领袖在前夕还放话参与人数可达50万甚至百万人,因此事后被嘲讽是肯定会有的事,只是笔者访问数名智库、时评人与马来政治分析员后,他们都提到了一个现象,那就是纵然国盟发起的集会被视为没有实际方案,但政府无法忽视这波声浪的背后,藏著的是马来基层对政治、生活焦虑,还有执政集团下达的政治沟通是否有效。

因此,726大集会的人数虽不达标,但国盟却成功在"政治冷淡期"制造出舆论,在整个7月份的快闪及大集会,除了显示伊党的动员基本能力仍在,也如同智库灵感中心(Ilham Centre)执行董事希索慕丁所言,国盟通过线上及线下夹攻首相,除了线下的街头集会,还在线上的社交媒体广传安华在野时期的演讲片段,这些画面唤起了民众对安华当年所出承诺的集体记忆,如今这些承诺被视为尚未兑现,无疑将会削弱安华在一些选民心中的威望与信任程度。(点击浏览:https://www.orientaldaily.com.my/news/nation/2025/07/27/749990

因此,可预知的是,国盟不会因7月份的结束、726集会人数不达标就草草收场,而是像"星星之火",未来能否"燎原"、绿潮延续至来届大选,则还说不准,仍有待观察。

在726当天的大集会,较可喜的是说明民主机制日益成熟,毕竟出席者的集体回忆有“大家一起淋雨”,但已没有过去面对催泪弹与水炮车驱赶的画面,尽管现场出现一些鞭打首相肖像人偶等过激行为,但大多数参与者保持克制,场面算是可控。

当然,对当今的政府来说,国盟的短板清晰可见,国盟高喊"倒安华",目前却没有明确的替代首相人选,前首相慕尤丁虽为核心人物,但如今似乎已不再是唯一选项,未来的候任首相布局仍有变数。

因截至目前,安华为首的"昌明大马"团结政府的主要执政党,即:希盟、国阵、沙盟及砂盟的合作依然持续,迄今没迹象显示主要的政党有意在来届大选之前退出联盟,再加上安华在国会仍握三分之二多数议席支持,首相大位仍属稳固。

此外,纵然自由派与公民组织虽在团结政府上台后,多次做出批评或不满政府落实改革的迟缓,但主要是监督及鞭策当今的政府去加速改革,不等于拥抱国盟,再加上国盟简单粗暴地直接把集会定调为"倒安华",更让多名公民组织领袖明确拒绝参与726大集会,并质疑动机与性质。

在安华领导的团结政府近3年的执政,纵然有不少人探讨新的第三股势力的可能性,但综合智库与政治分析员,大马的政治版图没有太大的改变,马来票依然三分天下,即国盟伊党、国阵巫统、希盟公正党及诚信党,国盟(尤其是伊党)仍占较大比例,支持力量仍在城郊、保守派与年轻的马来族群,一旦这个政治版图持续,来届大选看起来仍会延续“投党不投人”,新的第三势力生存空间依然有限。

政治是一切可能的艺术,目前仍说不准,接下来的东马两场选举、西马南部的两场州选成绩相当关键,但国盟在七月发动快闪活动及集会之后,会再出什么招数来做政治保温、持续造势?安华政府又会有怎样的策略来应对呢?

在未来两年,总不能国盟每次搞大集会,政府就派"惊喜"吧?接下来,就是相当考验安华政府稳住局势的策略了。

林淑芸

《东方日报》高级记者、专案组组长。

热门新闻

阅读全文

【新加坡大选】行动党蝉联执政 工人党政治版图扩大

阅读全文

烧烤摊违反行管令 老板顾客全被对付

阅读全文
档案照

哈萨克爆发不明肺炎 致死率远高于新冠病毒

阅读全文

CNN记者讲述北京防疫 女主播惊讶摇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