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新村申遗,到肉骨茶列为国家遗产引发的一系列争议,可以看出马来右翼强盛气焰和主导舆论的能力。

实际上,在去年6月时,国会就曾谈论过肉骨茶应否被列为我国饮食文化遗产。当时,地不佬国会议员潘伟斯在国会上建议政府把肉骨茶列为大马传统美食,以免被新加坡“捷足先登”占有了肉骨茶发源地称号。不过,潘伟斯建议遭到旅游、艺术及文化部副部长凯鲁以肉骨茶并非所有大马人民可享用而拒绝,而国盟的议员也附和副部长的决定。无论如何,旅游、艺术及文化部长张庆信较后却支持把肉骨茶列入我国饮食文化遗产。

结果,今年2月时,旅游、艺术及文化部再把十项食品列为我国饮食文化遗产,其中就包括了肉骨茶,进而引发一些马来群体议论和政客的抨击。目前,共有超过200种本地食品和饮品列为我国饮食文化遗产,这其中的华人食品还包括了鱼生。

这一波又一波的争议背后,也反映著马来右翼对社会的形塑:在政治上,从2022年大选的绿潮崛起,到去年6州选举中进一步把影响力伸展到雪森槟一带;在社会层面上,从抵制麦当劳、星巴克到反对新村申遗,肉骨茶入遗,可见一斑。

当然,从更大的格局来看,右翼崛起不是我国独有的情况,这是一个全球现象,即“民主衰退”。近年来,不管是发达国家,如美国的政治两极化,或发展中国家如我国面对的政治动荡,还是威权国家如中国的威权深化,都是民主衰退的不同维度。全球性“民主衰退”现象,虽然存在著各种原因,但其中最重大的因素离不开身份政治(identity politics)的崛起,在一些国家,如埃及,对身份政治的激情,形成了伊斯兰政治与世俗政治的对峙,更一度成失控“大火”,让国家陷入水深火热中。

所谓身份政治,就是人们会按肤色、宗教、性别、性取向等集体的共同利益,而展开的政治活动。 历史上,在各种反殖民和反霸权的斗争中,往往也是以集体身份认同──民族主义做为抗争最好催化剂。然而极端的族群认同也会孕育出民粹主义,甚至纳粹主义的恶果。

新部落主义

许多研究也表明,一个人的身份认同,将决定其观念和言行,而不是他的利益诉求和认知。譬如,早前马来社会里号召抵制麦当劳、星巴克呼声,就是基于烙印在这些企业身上的“西方”身份,却忘了这些公司的本土化,以及抵制潮下冲击最大的是在这些店面打工的马来人。

所以,美国著名学者弗朗西斯福山(Francis Fukuyama)2018年出版的《身份政治》一书里就说了,当身份政治大行其道时,公共政治很大程度上不再是关于经济政策的辩论,而是关于身份的辩论,尤其是为自己的身份认同而战,并将这称之为“新部落主义”,从而掩盖了全球各国或一国内部的不平等恶化,是国家能力的缺失、技术变革对工人冲击等威胁所致的。

尤其在选举考量下,煽动仇恨,制造出内部或外部“敌人”,更成了政治精英最快与最能吸引民众支持手段,实现权力的野心。从美国前总统特朗普、到印度总理莫迪,莫不以挑动多数民众恐慌,制造“他者”为敌人来集结支持;在我国,则有伊党领袖哈迪的华人威胁论。

最终,民主衰退下,身份政治成了政客武器。

林建荣

《东方日报》副新闻编辑

热门新闻

阅读全文

【新加坡大选】行动党蝉联执政 工人党政治版图扩大

阅读全文

烧烤摊违反行管令 老板顾客全被对付

阅读全文
档案照

哈萨克爆发不明肺炎 致死率远高于新冠病毒

阅读全文

CNN记者讲述北京防疫 女主播惊讶摇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