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减缓全面封锁行管令下对经济和民生带来的冲击,首相慕尤丁周一再度宣布总额1500亿令吉的经济复苏及保障人民配套(PEMULIH)。这些援助措施,如援助金、补贴等,虽能解民众、商家燃眉之急,但要走出当下疫情的阴霾,疫苗接种的速度,以及当局的防治措施,依然是关键所在。

譬如,全球一些国家或地区,特别是先进国家如英国、美国的一些州属,就因新冠疫苗接种人数已达群体免疫阶段,加上疫情受到控制下,陆续解封防疫的措施,一些更恢复国内旅游,反观我国在抗疫路途上,跌跌撞撞还没看到曙光。

新冠病毒自去年初在全球肆虐以来,我国就如许多国家般,疫情反反复复。从行管令、复原行管令、加强行管令、有条件行管令、全面封锁行管令,再到如今的国家复苏计划,政府的各种名目让人眼花撩乱。许多时候,民众还没消化或适应颁布的措施时,新的政令已来,让人无所适从,更留下朝令夕改的诟病。

依据国家复苏计划,经济领域要全面恢复开放,全民新冠疫苗接种比例至少要达到60%,这预计最早在11月才能达成,同时,政府也设下要在今年完成80%人口或2600万人的接种目标。

然而,官方的数据显示,截至6月26日,全国已注射疫苗一剂的人数有520万,占总人口的15%,可是完成两剂接种的人口,只有200多万,还没突破10%的人口关卡。在这其中,已注射疫苗至少一剂人口比例最高的地区为吉隆坡,达到51%或90万人。

无论如何,如果依现有疫苗接种速度,即每日20万剂推算,我国是有望可在年底时,达至六成人口完成二剂疫苗接种。可是,要在11月前或更快的达到群体免疫的目标,就需要在未来数个月内提升疫苗注射的数量,如每日注射数量需达30万。

然而,在疫苗注射上,我国不只面对著供应的问题,也面对著因疫情严重病例高升,而需分配人手去应对,导致人手受限问题,这无疑都是我国要尽速走出疫情阴霾的阻力。

同时,从一些国家如中国、英国,甚至新加坡的例子显示,在努力朝向群体免疫水平当儿,政府在新冠病例的筛检、追踪和隔离上,也需有快速的应对能力,才能把病例逐步压抑下来,否则疫情还是会在社区上此起彼落,反复出现。

林建荣

《东方日报》副新闻编辑

热门新闻

阅读全文

【新加坡大选】行动党蝉联执政 工人党政治版图扩大

阅读全文

烧烤摊违反行管令 老板顾客全被对付

阅读全文
档案照

哈萨克爆发不明肺炎 致死率远高于新冠病毒

阅读全文

CNN记者讲述北京防疫 女主播惊讶摇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