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来西亚多元文化促成的多源流教育制度,导致人民没有交汇点,是国民团结的绊脚石?

我认为,教育与 制度是两码事,国民团结与否取决于“教育”,而非“制度”。联邦宪法赋予大马各族母语教育权益,符合国情,也不应被禁止或阻扰。质疑此权益者,恐怕有藐视 宪法权威之嫌。若要设定一套超越种族和宗教、符合国情的国民教育,那主要教学语言方面该怎么选择?选用任何一个族群的母语,即使是归为国语的马来文,也必 定会引发没完没了的舆论千层浪,因此,应该三大语言并用?还是“国际通”英文?

在多元种族的国度,要如何保障母语传承之余,也让各族之间交 汇,除了靠学校课程编排、教师教学理念外,从日常生活中灌输是最重要的。用肤色来恐吓捣蛋的小孩,大错特错。我出生在一个新村内的传统华人家庭,求学前甚 少机会接触友族,加上一些长辈偶尔会说:“不乖的小孩会被黑皮肤的人捉走”,因此,我小时候对友族同胞的认知只有“怕”。

上华小后,在班上 认识了不同肤色的朋友,也有不少友族教师,才知道那是长辈镇压孩童的手段。还是孩童的我们只知道,一起玩的就是朋友,不知道何谓阶层与肤色之分。另外,虽 然主要教学语言是母语,但道德教育、地方研究、历史、中英巫文写作都在灌输团结重要性,况且班上也有友族同胞,何来没交汇之说?

长大后进入 社会工作,办公司里各族一起为公司努力、一起用餐、共度佳节,和乐融融。难道这不叫团结吗?或许在某些常指种族之间不团结的政客眼中,人民不认同自己的言 论或对国家政事有异见,就是不团结。用团结的名义来灌输他人必须枪口对外,不得有异见,那是玩弄字眼,是假民主。就如前副首相慕尤丁因对一马公司课题作出 连串指责而丢官,纳吉随后呼吁巫统党员必须团结一致,支持唯一掌舵人。

人民爱国,因此有权对政府或领袖作出批评。有批评才有进步,这个连小学生也能倒背如流的道理,大人们该不会不知道吧?指责他人不团结前,应先反思自己对团结的定义,否则,再长篇大论的说教,都是难以让人信服的。

赖贞仪

热门新闻

阅读全文

【新加坡大选】行动党蝉联执政 工人党政治版图扩大

阅读全文

烧烤摊违反行管令 老板顾客全被对付

阅读全文
档案照

哈萨克爆发不明肺炎 致死率远高于新冠病毒

阅读全文

CNN记者讲述北京防疫 女主播惊讶摇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