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sing social network
using social network

过去几年,网上的言论自由课题逐渐受关注。更多人开始留意互联网的空间是否已经出现缩窄迹象,媒体工作者和公民社会对此忐忑不安。

当局使用法律限制网络言论自由,以公权力介入言论空间,重现白色恐怖焦虑。这种威胁导致传统媒体的新闻网站、网络媒体,以及使用互联网的个人或团体更加谨慎,提防误踩地雷。

互联网面对骇客的入侵和攻击模式不断进化和改变。破坏者直接对准目标、展开密集式攻击,瘫痪运作系统。若发生政治大事件,这些立场鲜明的网站,经常传出被狙击。

此外,当局也有其他应付招式;常用的是“散播仇恨”、“煽动元素”和“宗教异端”等。在野政治人物和某些活跃于社交媒体的网民受威胁或骚扰,天空笼罩著乌云,放慢步伐和调整节奏,暂避风头。

在大马,当局近期频频祭出“煽动法令”对付网民;网媒《当今大马》则曾遭DDOS狙击。

在新加坡, 部落客鄞义林( 3 3岁)涉嫌于5月15日在一篇题为“你的公积金款项去了哪里?”的文章中,影射李显龙身为新加坡政府投资公司主席,失信了国人公积金户头里的款项,遭李显龙起诉。

鄞义林曾发表多篇批评公积金制度的文章。他接获律师信后,删除部落格文章和发表道歉声明,表示愿意支付5000新币(约1万3000令吉)赔偿金。

惟, 李显龙的律师以“诚意不足”不接受道歉,更以“具嘲弄意味”来形容其所提出的赔偿金额,最后决定控告他。

鄞义林被提控后展开筹款活动,数天内筹得超过9万(比原定目标的7万还多)。这显示出,新加坡人民对政府的信心危机。

在香港,挺“占中”立场鲜明的壹传媒集团和《苹果日报》网站曾遭骇客入侵,完全无法上网。

原本应该畅所欲言的空间,却因为一些外在因素如政治、宗教、种族,甚至经济的分歧,逐步遭侵蚀。受影响的不仅是网媒和网民,也包括传统/主流媒体。

如今,所有印刷和广播媒体都设有网站和相关社交媒体平台。在网络新闻方面,难以区分新闻机构媒体和网络媒体(新闻网和部落格)。定义之线真的不容易划。两者在网上抢新闻的速度、角度和温度也不遑多让。

整理和撰写新闻时,难免会参考其他原生网站的内容(部落格、个人网站、社交媒体、公民社会组织的网站等)。可是,新闻机构与网络媒体在共同利益课题上,似乎少了和谐一致的声音。

双方应该在新闻和言论自由的课题上站稳立场,尤其是牵涉科技与互联网的议题,如斯诺登揭发的大规模监控工程、私隐被侵犯、滥用互联网/社交媒体发表仇恨言论,以及儿童色情等。

网络,下一个新闻战场。一个相当自由,却容易泥足深陷的战场。同行们应该携手扶持,制定规则而不是把主动权交给当局。

蓝志锋

电台的内容和新闻工作者

热门新闻

阅读全文

【新加坡大选】行动党蝉联执政 工人党政治版图扩大

阅读全文

烧烤摊违反行管令 老板顾客全被对付

阅读全文
档案照

哈萨克爆发不明肺炎 致死率远高于新冠病毒

阅读全文

CNN记者讲述北京防疫 女主播惊讶摇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