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华小教师短缺、师资不按所学专业来调派,到优秀生投诉申请大学不获所选的院校及科系现象,戏码年年重演,历史不断重复,这不是一场闹剧,对当事人,对整个教育体制,甚至国家而言,却是一场悲剧。

这种人才或人力资源错配的戏码一再重演,除了反映官僚体制,残旧保守的作业手法没有改变外,也显示执政者缺乏政治的意愿去纠正。这对强调国家要转型,教育要改革的执政者而言,无疑是一种反讽。

譬如在优秀生选科投诉上,尽管教育部副部长卡玛拉纳登的解释,教育部是根据大马医药理事会及卫生部的建议,避免国内出现医生过剩问题,才减少国立大学录取的医学系学生,从2013年669人减少至2014年的418人。

这决策的背后,也反映了国家教育主权,操控在政治人物、官僚体制的封闭系统里,而学生就是被安排及摆布的对象。当权者由上而下的决策模式,就决定了那一类学生应获得那一类的教育。

但这也显示了问题的所在,显示我们的教育制度、方向和思考模式,永远只考虑狭义的市场或政治的需求。教育不是沦为政治的工具,就是以功利、市场为导向,从不顾及学生的需求,也不聆听家长,甚至社会其他人的声音。如在避免医学系学生过多问题上,为何我们的社会不可以有医生过多的情况,难道这不是对消费人/病人更好吗?为何政府不从病人有更多医生的选择来考量?更何况我国目前的医生对人口比例是1比600,跟先进国家平均1比300/400的距离,还有一段差距。

当然,也有人提出医学系学生过多,将分薄教学的资源,进而影响学生的教学质量。但素质的问题,不在于学生的多寡,而是教育制度的训练及培训过程。

更具争议的当然是,使用公共资源来办学的国立大专,在学额及资源有限下,是如何分配学生的选项?是否有一套标准,是依据学生的兴趣?成绩?还是肤色?这标准又是否透明、公平及合理?这一切的争议,唯有通过设立一个透明及合理的遴选机制,才能避免事件年年重演。

热门新闻

阅读全文

【新加坡大选】行动党蝉联执政 工人党政治版图扩大

阅读全文

烧烤摊违反行管令 老板顾客全被对付

阅读全文
档案照

哈萨克爆发不明肺炎 致死率远高于新冠病毒

阅读全文

CNN记者讲述北京防疫 女主播惊讶摇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