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怡保9日讯)马华霹雳州州委罗添权呼吁政府检讨“超载执法”政策,强调道路安全固然重要,但若执法过度机械化、忽略行业实况,将重创运输业与整体物价体系。他警告,运输成本一旦大幅上升,最终仍是全民埋单,成为通货膨胀的另一推手。
他发文指告出,近月来政府部门加强对货运车辆的超载执法,初衷是维护道路安全与基础设施寿命,方向无误。然而,问题在于执法尺度与现实脱节。许多业者反映,现行法规限制过严,一趟运输的载货量甚至不到车辆设计承载力的一半,导致每公里运输成本暴涨。司机载得少、赚得少,但燃油、人工、过路费与维修费却一样不少,形成“名义安全、实际亏本”的恶性循环。
他指出,交通事故的成因从来不止“超载”一项。马来西亚道路伤亡长年居高不下,与道路破损、照明不足、醉驾、吸毒、疲劳驾驶及维修不当等因素密切相关。若政府将“超载”视为交通悲剧的替罪羊,无异于避重就轻。更何况,当前的“绝对标准”未必科学。不同货种密度与重量差异巨大,沙石、钢材、农产品等各有实际需求;若一刀切对待,只会让业者陷入“合规或生存”的两难。
他进一步指出,这场“超载执法风暴”背后,实际反映更深层的经济矛盾。运输业是产业链的血脉,从建筑材料、日用品到粮食供应,皆仰赖卡车周转。一旦运输成本上升5%至10%,其连锁效应最终将反映在超市货架与房屋造价上。对家庭而言,这意味著生活成本再度攀升;对企业而言,则是利润空间进一步被挤压。若政府不加区分地严罚超载,实际上等同对经济“加税”。
罗添权强调,马华支持安全与法治,但执法必须符合经济理性。他建议政府重新检讨载重标准,参考邻国经验,根据货品类别、行业特性与车辆规格,建立更灵活的分级制度。同时,他呼吁政府加强与业界沟通,设立长期对话平台,让政策制定建立在数据、技术与实践基础上,而非流于口号式行政。
他也提议,政府在严惩违规者之馀,应设计奖励守法者的机制。例如,长期遵守限载、安全驾驶、零事故记录的运输商,可在税务、执照更新或贷款利率上获得优惠。政策若能兼顾惩戒与激励,才具真正导向效果,而非单向打压。
他最后强调,安全从不是数字游戏,经济亦非单向命令。任何政策若脱离现实、忽视代价,终将削弱人民信任。政府应以理性取代僵化、以沟通取代威吓、以智慧取代口号,唯有如此,国家方能在安全与发展之间取得真正平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