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怡保5日讯)霹雳苏丹纳兹林沙殿下指出,重拾教育的神圣意义是当下应对校园人性危机的首要任务之一。
殿下说,近期震惊全国的校园霸凌与谋杀事件,正是教育在塑造人文价值方面失效的镜照。
不过,殿下强调,将当下的教育危机政治化或用来指责现任领导层并不公平,因为问题的根源或许在于早期忽视、未能坚定防范与纠正所致。
“教育的真正神圣目标,或已被过度追求量化的关键绩效指标(KPI)所掩盖,导致教育的质性内涵被牺牲。”
“持续否认问题、不敢承认错误、因自负而拒绝接受批评、不愿改变,加上妥协与缺乏勇气纠偏,这些因素让教育体系的‘癌细胞’不断滋长与扩散。”
殿下今日在霹雳州政府秘书署主持“2025年全国廉正月”推介礼时发表上述谕示。
出席仪式者包括霹雳州务大臣拿督斯里沙拉尼及国家首席秘书兼马来西亚廉正研究院(IIM)主席丹斯里三苏阿兹里。
纳兹林沙殿下强调,教育的目标不应仅是培养最优秀的个人,而更重要的是塑造最有品格的人。
“自独立以来,国家与政府一直极为重视教育发展,每年投入庞大资源。2026年财政预算案中,教育部获拨款662亿令吉,高等教育部则获186亿令吉。
“然而,若学生的心灵依旧空洞、缺乏价值观,若教育失去方向、未能培养有德、有思考力、有目标的人,那么所有数字终将只是一串空值。”
殿下进一步强调,教育是培育廉正的根基,必须从学校阶段开始扎根。
“廉正并非自然生成,也不是靠一纸计划或设立机构就能达成的。它必须通过持续教育来塑造,在家中播下种子,在学校中培育成长,在社会中强化,并由值得效法的领袖所启发。”
“因此,教育的神圣意义必须被重新唤回。教育应赋予方向,而非仅发出命令;教师不只是知识的传递者,更是价值的播种者。”
“廉正教育必须从课堂开始,让年轻一代理解‘没有诚实的成功,是没有祝福的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