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怡保5日讯)霹雳建筑公会会长甘世豪呼吁陆路交通局在执法超载时,应兼顾建筑业的现实处境与供应链承受能力,虽然支持维护道路安全及运输秩序的立场,但近期过于严厉的执法措施,已对建筑行业造成连锁性冲击,导致运输成本、材料价格及工程进度全面受影响。

他发表文告指出,建筑业是国家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其运作高度依赖砂石、混凝土、洋灰、钢筋等基础建材的运输,而这些材料多数属于大宗货物。随著陆交局严格限制商用罗里的装载量,许多运输商被迫减少每趟装载的重量,运输效率明显下降。

他表示,由于每趟运输量减少,业者必须增加趟数才能完成同等运量,这直接推高油费、过路费及人力成本。根据公会近期的市场调查,建筑材料价格普遍上扬25%至35%,对整体建筑成本造成沉重压力。

他说,建筑业的上游供应链包括运输商、混凝土供应商及材料分销商,如今皆面对成本飙升的问题;而下游的承包商与发展商则首当其冲,面对利润大幅缩水的困境。

他指出,目前国内多数公共工程与私人发展计划均采取“固定价合约”(Lump Sum Contract)制度。这意味著承包商无法因外在政策或市场变化而调整价格。如今运输与材料成本双双上升,原本仅有的8%至10%利润空间迅速被侵蚀,不少小型承包商已陷入资金紧张,甚至面临停工风险。

他举例,一些已动工的住宅和商业建筑项目,因供应商调整报价或运输延误,导致工期拖延,影响工程进度及付款周期,形成连锁性经济压力。

他认为,政府在推动政策时,除了要确保道路安全外,也应考虑产业生态的实际运作。他建议政府采取三项协调与过渡措施,以减轻建筑业的冲击。

第一,允许现有进行中的工程项目申请“成本调整条款”(Variation of Price Clause,VOP),以便承包商能根据运输及材料成本变化,合理调整合约价。这项机制不但能协助企业维持运作,也能避免项目因亏损而停摆。

第二,设立短期协调机制,给予运输及建筑业合理的过渡期,让市场逐步消化新政策带来的成本变化,避免“一刀切”式执行导致业界措手不及。

第三,相关部门如工程部、贸工部及交通部应与业界展开对话,建立跨部门协调小组,定期评估政策实施成效,并根据实况作出调整。

他说,建筑业一向是带动国家就业与经济活动的重要引擎,任何环节的政策调整,都可能引发连锁反应,影响全国基础建设与房地产市场。业界并非反对执法,而是希望政府能在安全与经济之间取得平衡。

他强调,政府在打击超载罗里的同时,应同步强化道路设计、提升运输管理制度与车辆安全标准,而不是单靠严惩超载来达成目标,唯有以建设性与协调性的方式执行政策,才能确保道路安全与经济稳定两者兼顾,让建筑业者在守法前提下继续为国家发展贡献力量。

李文艺

热门新闻

阅读全文

【新加坡大选】行动党蝉联执政 工人党政治版图扩大

阅读全文

烧烤摊违反行管令 老板顾客全被对付

阅读全文
档案照

哈萨克爆发不明肺炎 致死率远高于新冠病毒

阅读全文

CNN记者讲述北京防疫 女主播惊讶摇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