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怡保9日讯)霹雳州房屋及地方政府事务行政议员黄诗情指出,报废车辆问题长期困扰社区,地方政府虽接获大量投诉,但处理过程却因法律与执行限制而经常延误。
她表示,首先是法律层面。部分外观残旧、长期停放路边的车辆,虽然看似被弃置,但经查核后,仍持有有效路税或注册记录,甚至涉及法庭案件或被报失。
“因此,地方政府在采取拖吊或充公行动前,必须先向陆路交通局及警方确认车辆状态,以避免引起争议。这个程序往往需要时间,导致行动被延误。”
她续说,其次是执行层面,大部分地方政府缺乏专用拖吊车,只能依靠租赁服务,这将增加了成本和人力负担。
“一些小型地方政府甚至面对扣押场地不足的问题,当被充公的车辆无人认领时,存放压力进一步加剧,导致外界误以为投诉未获重视。”
黄诗情今日在霹雳州议会问答环节中,针对巴占州议员黄文标的附加提问,如是作出回答。
她强调,州政府正研究多项改善措施,包括推动“自愿交付与报废”运动,让车主能以更简便与低成本的方式,将旧车交予持牌回收公司处理。
“州政府也考虑设立集中式报废中心,供邻近的地方政府共同使用,并配合陆路交通局简化取消车辆注册程序,以便尽快将无人认领的扣押车辆进行报废处理。”
她说,透过这些措施,除了能改善执法效率,也能确保扣押场地与报废中心有足够空间,避免报废车辆不断积压。
较早前,黄诗情回应德彬丁宜州议员阿都阿兹巴里的提问时指出,目前怡保市政厅在拿乞占地0.65英亩的扣押场仍能容纳被充公的报废车辆,但容量有限。
“截至目前,共有30辆报废车辆被扣押并存放于拿乞扣押场。”
她说,怡保市政厅也已采取积极措施,张贴移车通知及派发宣传单,告知车主可联系三家持牌回收公司,自行安排报废,让车主在不等待执法行动的情况下,自行处理弃置车辆。
她强调,解决这项问题需全面著手,不仅仅依靠执法,还要加强车主的责任意识,以及强化各相关机构之间的协调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