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怡保8日讯)霹雳州行政议员兼州房屋及地方政府事务委员会主席黄诗情指出,州房屋常务委员会(JKTP)正整合各方力量,全面推动“居者有其屋”议程,并积极寻求解决烂尾楼方案,其中包括探讨“先建后售”模式的可行性,以保障购屋者权益,避免因病态工程背负沉重债务。
她说,大马购屋者协会(HBA)建议推行“10:90先建后售”模式。该协会强调,虽然此模式已纳入国家房屋政策,但因属选择性执行,未能广泛落实。若逐步推行,将有效减少延误交付、工程停摆与烂尾楼问题,避免购屋者陷入“贷款照缴、入住无期”的困境。
黄诗情早前主持房屋常务委员会会议时指出,出席者包括霹雳房屋及地产局首席执行员阿克玛、州内15个地方政府、雪兰莪房屋及地产局(LPHS)及国家银行等代表。会上也邀请雪州单位分享解决烂尾楼的成功案例,供霹雳借鉴。
她强调,烂尾楼是州政府持续关注的核心课题,一旦项目失败,往往牵连数十甚至上百家庭,造成长期债务与生活打击,这是政府必须正视的社会代价。
她补充,虽然政府已将不负责任的发展商列入黑名单,但仍有业者注册新公司重操旧业,提醒购屋者务必查清发展商背景。
针对“先建后售”,她承认该模式对发展商资金链提出挑战,也可能推高房价,但其重要性与迫切性不容忽视,建议研究奖掖机制,鼓励诚信良好的发展商参与,以平衡风险与成本。
“中央政府已在《第十三大马计划》(RMK13)纳入相关奖掖,鼓励发展商逐步落实先建后售,并以2030年实现‘零烂尾项目’为目标。”
她感谢各机构代表积极参与,并强调州政府将持续听取各界意见,集思广益,制定兼顾购屋者权益与产业生态的方案,逐步实现“居者有其屋”的愿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