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盗猎团队”计划落实以后,霹雳宜力皇家柏隆森林的野生动物盗猎活动,自过去8年来已显著下降90%。(档案照)

(宜力7日讯)根据世界自然基金会马来西亚分会的调查,霹雳宜力皇家柏隆森林的野生动物盗猎活动,自过去8年来已显著下降90%。

世界自然基金会马来西亚分会生物学家兼野生动物观察员阿菲夫表示,这项成功归功于实施“反盗猎团队”(Stampede)计划。该计划由150名原住民护林员组成,分别皇家柏隆和天猛莪各有75名,旨在打击盗猎活动。

他说,“反盗猎团队”计划于2018年启动后,仅在一天内,就在皇家柏隆周边区发现了200多个捕兽陷阱,且主要用于捕捉马来亚虎。

“2018年,原住民护林员仅在一天内就发现了200多个陷阱,花了3天时间才将它们从森林中清除;这些陷阱相信是外国盗猎者所设,特别是来自泰国、越南及缅甸的盗猎者。”

他宣告,至2025年,皇家柏隆已不再发生盗猎事件。2023年,世界自然基金会马来西亚分会成功实现了“零活跃陷阱”的目标,可以说,自推出“反盗猎团队”计划,迄今,活跃陷阱数量已下降90%。

世界自然基金会大马分会与霹雳州立公园机构成员在森林内拆除捕兽陷阱。(档案照)
世界自然基金会大马分会与霹雳州立公园机构成员在森林内拆除捕兽陷阱。(档案照)

他在一项由世界自然基金会马来西亚分会和马来亚银行联办,为期三天两夜的皇家柏隆州立公园探险之旅活动上,向参与的媒体代表这么说。

此项探险活动旨在阐述马来西亚世界自然基金会制定的马来亚虎保护计划、打击盗猎活动、与村民和原住民护林员互动,以及透过与马来亚银行合作,保护柏隆天猛莪区野生动物的可持续性。活动上,马来西亚世界自然基金会团队也示范了外国盗猎者所使用的陷阱捕捉方式。

阿菲夫表示,其团队仅凭盗猎者所使用的陷阱类型,和遗留在森林里的个人物品,就能辨识对方的背景。

他补充,每个陷阱的大小和重量各不相同,取决于捕猎目标是老虎、大象、角马或其他哺乳动物。同时,不排除当地人涉及带偷猎者进入柏隆与天猛莪区的可能性。

询及当护林员的资格时,阿菲夫指出,原住民最适合,因为他们比外来者更熟悉该地区。

“我们使用马来亚银行的资金,培训原住民成为护林员。我们教他们使用全球定位系统和相机陷阱的技能,并让他们结合自身技能,学习如何在森林中生存。”

他续说,原住民护林员从“零”到“英雄”,他们能够处理很多事情,包括向当局,特别是野生动物保护与国家公园局或皇家柏隆州立公园作出报告。

“这间接为他们提供了就业机会,从而改善了原住民的经济状况,并确保柏隆天猛莪的野生动物生态系统获得保护。”

雷茗敦

热门新闻

阅读全文

【新加坡大选】行动党蝉联执政 工人党政治版图扩大

阅读全文

烧烤摊违反行管令 老板顾客全被对付

阅读全文
档案照

哈萨克爆发不明肺炎 致死率远高于新冠病毒

阅读全文

CNN记者讲述北京防疫 女主播惊讶摇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