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道夫鱼是外来物种之一,并对本地物种和河流生态系统造成负面影响。(图取自网络)

(怡保12日讯)马来西亚入侵鱼种猎杀队(SPIA)自2022年成立以来,已在大马半岛各地成功捕获超过52吨清道夫鱼(Ikan Bandaraya)。

该队创办人莫哈末哈兹克指出,其中30吨是在巴生谷一带捕获,尤其是雪兰莪区,其馀22吨则来自其他州属,包括霹雳州、森美兰、柔佛、马六甲、槟城及吉打。

“这些数据表明,清道夫鱼是外来物种之一,它们已经定居在河流,并对本地物种和河流生态系统造成负面影响。”

“这些捕捞行动只涉及半岛西海岸州属,至目前为止,我们还没有进入东海岸的州属进行捕捞。”

他今日出席霹雳州渔业局在怡保DR公园举办的清理河流与捕捉外来鱼种活动大奖赛,并在受媒体访问时,发表上述谈话。

马来西亚入侵鱼种猎杀队自2022年成立以来,已在大马半岛各地成功捕获超过52吨清道夫鱼。(图取自网络)
马来西亚入侵鱼种猎杀队自2022年成立以来,已在大马半岛各地成功捕获超过52吨清道夫鱼。(图取自网络)

马来西亚入侵鱼种猎杀队是由钓鱼爱好者和陆地渔民组成的组织,他们自发性致力于消灭清道夫鱼,目前在大马半岛拥有超过1000名成员。

莫哈末哈兹克表示,尽管过去两年一直在野外持续监督和捕捞,但我国大部分主要河流仍有很多清道夫鱼。

“事实上,在一些新地点,如果增加人力,我们仍然可以在1至2个小时内捕捞到2吨。这表明该物种数量仍很多,需要采取更强有力的措施来应对。”

同时,他欣见,民众对这一问题的认识也在不断提高,包括他们会在社交媒体上宣传释放外来鱼种引发的问题,以及对保护地方水域展现兴趣。

郑国霖(右3)等人展示被捕上岸的清道夫鱼。(图取自霹渔业局面书)
郑国霖(右3)等人展示被捕上岸的清道夫鱼。(图取自霹渔业局面书)

另外,掌管霹雳州科学、环境及绿色工艺事务行政议员郑国霖为今日活动主持开幕后,向媒体表示,霹雳州政府慎重看待河流污染问题,以及因人为不负责任行为,诸如释放外来入侵鱼种入河流、湖泊或池塘或等自然水域,而破坏生态系统事宜。

他说,州政府敦促民众提高维护水域生态意识,任何有意在公共水域进行放生鱼类活动,宜事先向霹雳州渔业局谘询与寻求批准,未经批准而投放外来鱼种,可在1985年渔业法令及相关条例受到法律制裁,这是为了避免破坏生态系统。

雷茗敦

热门新闻

阅读全文

【新加坡大选】行动党蝉联执政 工人党政治版图扩大

阅读全文

烧烤摊违反行管令 老板顾客全被对付

阅读全文
档案照

哈萨克爆发不明肺炎 致死率远高于新冠病毒

阅读全文

CNN记者讲述北京防疫 女主播惊讶摇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