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曼绒3日讯)霹雳实兆远垦场博物馆的创辨,除了记载与见证福州先贤开垦史迹,同时也开启了实兆远人文旅游新篇章。
实兆远以福州人居多。1903年9月9日,首批福州先贤从中国南来抵达实兆远开垦,开始了福州人在西马的开垦、繁衍及昌盛发展,如今,实兆远福州人后裔分布在全世界各地,在各领域绽放璀璨光芒。
然而,在1999年之前,许多实兆远居民却不知晓得该区的开拓历史,亦不清楚实兆远社区是在什么时候开垦,是由谁开垦;甚至连年迈的长辈对此都模糊,更何况年轻一代。
为此,曼绒卫理公会教区长廖克民牧师,于1998年开始思考推动历史的工作,翌年,廖牧师开始向教友提倡重视历史的概念,教会也开始每年推动历史文物展。
2002年,廖牧师开始梦想将建于1935年的牧师楼打造成博物馆,这个梦于2003年9月7日甘文阁宣教会庆祝开垦100年之际实现,由廖克民担任馆长。
经过6年的发展,垦场博物馆渐渐广为人知,为博物馆日后的发展需求和客纳日益增加的文物,因而于2009年9月9日举行动土礼,增建一栋4层楼之建筑物。
新大楼于2018年9月8日落成,展出更丰富的社区与教会的历史介绍,珍贵的文物,也开启了实兆远人文旅游新篇章。
与此同时,垦场博物馆导览员陈瑞英告知,1903年,一批中国垦民在林称美牧师、方鲍参牧师及柳依美牧师的陪同下,乘搭丰盛号远赴南洋,追逐梦想,期望能远离贫穷和战乱,开拓新生机。
她说,垦民于9月9日抵达红土坎,改乘舢板至实兆远港口上岸;次批60人,于9月15日搭乘万兴源号抵达。合共363人,包括72名妇女和55名孩子,大多是基督徒,为最早到达甘文阁开垦土地的福州先贤。
她向访客介绍,垦场博物馆博物馆内主要是为了收集、重述及保存福州先贤来到实兆远垦荒的历史。牧师楼博物馆内珍藏各样深具历史价值,且与垦场息息相关的文物,记载与传承历史。
另外,太平社青团团长戴汇霖说,该团日前配合圣诞节组团参观垦场博物馆,主要是该馆不但记载福州先贤的开垦史,而且展出很多基督教发展史。
“这间博物馆的另一项特色,是文物资料配有华文版说明,而且,导览员以华语讲解。”
博物馆三大主题展示地方文史
实兆远垦场博物馆是霹雳州唯一由基督徒创办的民间博物馆,展出三大主题,计垦场生活及作息篇、垦场社区与发展篇,以及教会历史篇。
这些主题让民众仿如走入时光隧道,通过参观古文物与资料解说,进一步认识这个以福州人居多的市镇史迹。
垦场生活及作息篇方面,访客从新馆接待厅走向旧馆牧师大楼,首先抵达早期居民生活作息展示区,最特别的是介绍没有自来水供应的年代,所催生的独特送水行业。
该展区也展示了当时垦场经济命脉,即树胶业及畜牧业所使用的各类器具。
馆方透过文字资料、照片、旧时所用的器具等古物来呈现早期垦场居民的生活景况,同时,设有展区介绍曼绒县史及其发展状况。
垦场社区与发展篇方面,牧师楼2楼保留一间早期卧室的模拟,房内的陈设品是博物馆多年来所收集珍品。
展品的摆放和装饰方面,馆方尽量维持原有旧风貌,让参观者能够细细回味曾经的旧时光。2楼也展出与垦场息息相关的华团及学校之简介。
至于教会历史篇,从新馆接待厅通往“教会历史”展示厅门口右边的“福音走廊”,讲述著上帝创造天地,百物丛生的过程。
新馆2楼则以“双九节展示厅”为主题,主要介绍双九节起源、百周年庆典和教会与社区的连结,冀以提升实兆远社区居民的共识,凝聚同乡彼此间的情谊,同时纪念先贤之开垦精神。
牧师楼成甘文阁的别称
霹雳实兆远垦场博物馆导览员陈瑞英指出,牧师在当时扮演“头人”角色,牧师楼成为当时民事、社交、经济、教育及行政中心,是垦民向牧师询问政府的措施和津贴,求取援助或解决各种纠纷的地方。
她说,牧师楼的福州话发音为“Muk Su Iao”,当地人都知道指的是甘文阁市中心一带的地区。
她补充,牧师楼也是居民寻求上帝慰籍和敬拜的场所,扮演诸多重要角色,慢慢地“牧师楼”成为甘文阁的别称。
“后来,政府为这个地区改了个马来名字Kg. Koh,中文译为甘文阁,但改变不了这个深深烙印在本地福州人的心中,关乎先人遗下的意义深长的名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