拥有海中霸王、石斑类国王之称的龙趸(也称龙胆),属大型鱼种,是海洋食用鱼中的名品。
一般上,人工饲养的龙趸都是养殖超过10公斤后才会推出市场,但是在霹雳州太平养殖业者则反其道而行,推出1至2公斤钟的小龙趸,抢滩日渐饱和的龙虎斑市场。
太平水产(私人)有限公司执行董事蔡金倡(40岁)接受《东方日报》访问时表示,早年龙虎斑价格极为理想,吸引众多水产养殖业者竞相投资饲养,进而导致龙虎斑的市场出现饱和。
他指基于产量过多,龙虎斑的价格在去年行动管令之前已节节滑落,业者利润收窄。
“考虑到龙虎斑的价格滑落,我们于是想以一条‘新鱼’,即重量介于1至2公斤的小龙趸,销售予餐馆,代替龙虎斑的市场,寻求更可观的利润。”
惟他坦言,小龙趸并不能完全替代龙虎斑,但或许有些人已吃腻了龙虎斑,则小龙趸可以为顾客提供另一个选择,体验不同的口感。
他认为,小龙趸极具竞争优势,且富含营养,入口美味具弹性,而且与10公斤以上的龙趸相比,一二公斤的小龙趸,肉质更显得细腻柔滑。
“同时,龙趸肉含有高不饱合脂肪酸、蛋白及低脂肪,鱼皮有很高的胶原蛋白,在美容护肤及保护关节方面很有帮助,不论清蒸或爆炒皆可,相信将受到消费者的青睐。”
此外,蔡金倡提到,事实上,其公司今年才开始销售第一批的小龙趸,尤其是政府于上个月宣布放宽管制后,批发商陆续下订单,近日订货还蛮“凶”,显示小龙趸奇货可居。
“我们的货源大部份由批发商运销至国内各地,主要销售区为吉隆坡,小部份是宅配,即是将未处理或已处理的小龙趸进行真空包装和冷冻,再由运输公司直接邮寄予客户。”
至于对养殖小龙趸的市场前景,他表示,相信在我国走出新冠疫情,市场真正开放以后,小龙趸的市场将是一片海阔天空。
“我相信在疫情改善后,小龙趸的市场需求将会更高,届时,结婚宴、公司招待贵宾及家庭式消费都会增加。”
龙趸鱼苗价格高 自行孵化节省成本
蔡金倡指出,龙趸鱼苗的成本高,推出一至两公斤的小龙趸实不符经济效益,而其公司则是靠自家孵化的龙趸苗,才能推出小龙趸。
他透露,国内少有养殖业者将1至2公斤的小龙趸推出市场,原因包括龙趸苗的价格高企,约为龙虎斑育苗的三四倍。
同时,他指龙趸娇生惯养,若有50%存活率已是很理想成绩,不理想可能只剩5%,所以,当龙趸长至一公斤,生长较稳定时,一般人都不舍得售卖,往往留至超过10公斤时才售卖。
“我们能推出小龙趸,主要是公司有自己的鱼苗孵化场,节省成本,否则难以这么养。”
在养殖方面,他强调,选择优质的鱼苗很重要,若鱼苗品质欠佳,成长速度会非常慢,且抗病力非常低;再加上,龙趸对水质比较敏感,需定期更换塘水,还有必须添加益生菌净化水质,以及24小时启动增氧机,增加水里溶氧量。
“虽然,以杂鱼当饲料成本较低,但为了保持鱼塘水质的干净,我们都以上等饲料喂养。”
蔡金倡强调,如果能把水质照顾好,将能降低鱼儿感染皮肤病或出现寄生虫的机率,进而健康地成长。
此外,蔡金倡也说,养殖龙趸最大的祸害是水獭潜入捕食,例如养殖初期,面对一群的水獭潜入养殖场,几乎将整塘小鱼吃光,蒙受巨大的损失。
“水獭很聪明,在围上篱笆后,它们懂得攀越篱笆,或挖地洞潜入,最终我们只好在养殖场拉上电线,以电箱低微电力,在不伤害水獭的情况下达到驱赶效果。”
海上养殖风险大 鱼塘成养殖龙趸新趋向
太平水产(私人)有限公司执行董事蔡水来(66岁)指出,早期,很多养殖业者都是在海上鱼排饲养龙趸,但如今许多业者都已转型,选择在鱼塘养殖。
他告知,海上养殖风险高,一旦遇到红潮(也称赤潮),往往造成鱼排内的鱼儿呼吸困难,最终窒息死亡。
“海上鱼排养殖成长慢,比如潮水过于湍急或馄浊,鱼儿就不会进食,影响成长进度;有时大风浪对鱼排造成破坏,甚至发生偷鱼事件,随时面对损失。”
同时,他指海上养的存活率只有5至20%,鱼塘养则可达50%,而且在鱼塘养一年可长至1至2公斤,海上养至少要一年半才可达同等重量。
鉴于此,蔡水来告知,现在大多数在海上经营鱼排的业者,都已转型在鱼塘饲养,包括其公司也是于两年前转型在鱼塘饲养,并从河道引海水入鱼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