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槟城31日讯)槟州政府将于9月1日起全面落实“每日无塑料袋”政策,届时即使民众愿付费,商家也不得再提供塑料袋,这意味著槟州迈入“全面无塑袋”的新阶段,而在此之前,州政府已用16年时间逐步“教育”民众,让环保意识成为日常。

槟州是于2009年7月1日成为全马首个推行“无免费塑料袋日”的州属,这项政策当时在全国引发广泛讨论,也成为日后各州陆续跟进的环保先声,而当年甫上台执政的民联州政府,为何敢于在民众尚未普遍接受环保思维的时代,率先踏出这一步?

时任槟州行政议员(环境及福利事务)拿督斯里彭文宝接受《东方日报》专访时,回忆这是一个“勇敢的决定”。

彭文宝语气坚定说,当时他们秉持著要改革社会的信念,就先从照顾环境做起,当时他们并没有因可能遭到民众反弹而却步,彭文宝直言,当时他们没有害怕的心里,因为这是对的事。

他回忆到,因曾亲眼看到浮罗布隆垃圾土埋场被大量塑料袋淹埋的景象,深感问题迫切,所以当初民联于2008年在执政槟州后,州政府隔年便毅然推动“少用塑料袋,照顾下一代”的政策,毫不退缩。

同时,槟州也积极参与联合国环境规划署(UNEP)的绿色计划,从全球视野看待塑料污染,他直言,全世界最大的问题就是塑料袋问题,槟州必须走在前面。

政策遇民怨挑战

政策甫上路时,确实遇到挑战。当时,民众早已习惯在超市免费获取塑料袋,甚至将其作为家庭垃圾袋使用。

为了引导社会转变,州政府推出“无免费塑料袋日”,每周一购物要求塑料袋就需付20仙,虽然此举引来部分民怨,但他强调,政府立场必须坚定,否则难以推动。

彭文宝语重心长地说,塑料是一个很好的发明,但经过调查,我们发现对大多数人而言,它只是装垃圾的工具,而且大多是一次性使用,对环境污染造成极大冲击。

为了减低民怨,槟州政府采取渐进模式,而2009年先从“每周一天”开始,并选在超市人潮较少的周一;观察半年后,再于2010年再推至三天(周一至周三)。

他表示,据州政府的调查,当时由于大部分民众周末才大规模采购,实际冲击有限。

助民众养成习惯

同时,州政府也透过派员调查了解消费者为何愿意花20仙购袋、又为何没有携带环保袋;州政府也在政策初期大力宣传,也将废弃的横幅改造成环保袋,分发以协助民众养成习惯。

当该政策施行有年,社会大众已逐渐养成使用环保袋的习惯后,州政府也逐步调整了收费标准从20仙提高至1令吉,以持续强化减塑效果。

彭文宝一再强调,这不是个人的里程碑,而是一个团队的里程碑,毕竟若没有所有州政府的全体上下的共识与支持,这项运动是不可能成功的,如今,无塑料袋日已被全国多个州属相继采用,他欣慰地说,“好的东西必须分享,才算是真正的好东西。”
 

李铠仪

热门新闻

阅读全文

【新加坡大选】行动党蝉联执政 工人党政治版图扩大

阅读全文

烧烤摊违反行管令 老板顾客全被对付

阅读全文
档案照

哈萨克爆发不明肺炎 致死率远高于新冠病毒

阅读全文

CNN记者讲述北京防疫 女主播惊讶摇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