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槟城29日讯)槟州政府积极推动三轮车文化转型与永续发展,近期透过乔治市世界遗产机构实施“三轮车夫形象提升计划”,涵盖乔治市与峇都丁宜两大观光区,协助车夫进行设备升级与维修改善,共有131辆三轮车纳入纪录,其中126辆已完成实质升级。
槟州旅游及创意经济行政议员黄汉伟接受《东方日报》访问时表示,随著旅游业逐步复苏,州政府将从微观层面深化旅游策略,透过与三轮车社群建立更紧密的合作,提升整体观光服务品质。
“未来将考虑为车夫提供简易导览培训,进一步提升他们作为文化导览者的形象与能力。”

黄汉伟强调,虽然三轮车尚未被列为国际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但它已与槟城多元文化深度交融,成为城市精神的重要象征。州政府致力于促进三轮车与卡峇雅文化、壁画艺术等在地特色融合,丰富槟城旅游内涵。
他举例,2024年举办的“槟州大旗鼓游行”中,政府特别安排穿著传统卡峇雅服饰的女子乘坐三轮车参与活动,成为当日最具人文气息的街头画面,充分展现三轮车文化的现代魅力。
此外,黄汉伟指出,乔治市著名的壁画艺术与三轮车导览早已形成旅游共生链条,不少游客专程搭乘三轮车打卡拍照,包括恩纳斯创作的《姐弟共骑》、《追风少年》、《爬墙小孩》等经典作品。
“为延续城市文化记忆,我们于2024年底与恩纳斯合作修复三幅壁画作品,也间接维护了三轮车导览的吸引力。”

除文化保育与形象升级外,槟州政府亦重视三轮车营运的合法性与乘客安全,槟岛市政厅执照与公共卫生常务委员会交替主席陈淑湘表示,目前共有105名合法注册车夫,每年12月开放“uLesen”系统供申请或更新执照。
“每辆核准的三轮车将贴上官方标志贴纸,方便游客辨识合法车辆。我们也会联合卫生局与国家反毒机构(AADK)在办理执照更新时进行简易体检与毒品筛检,确保车夫健康并维持服务品质。”
黄汉伟强调,三轮车文化不仅是旅游载具,更是一种活的文化资产。槟州政府将持续探索制度化与文化化并进的发展模式,让这项城市遗产在时代洪流中延续其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