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罗士打15日讯)环境与灾害管理专家指出,槟吉两州作为地势低洼州属,正面临气候变迁带来的严峻威胁,包括海平面上升与极端天气模式,对吉打稻米种植区构成巨大挑战同时,槟城的海岸侵蚀问题极可能“吞噬”多个海滩。
根壉《新海峡时报》的报导,北方大学(UUM)灾害管理研究所主任锺凯玲博士指出,槟州已出现海水倒灌现象,成为吉打的前车之鉴。
“以乔治市为例,旧关仔角行人道已因应海水倒灌而被抬高2至3公尺,若趋势持续,峇眼亚占等多个海滩恐在25年内遭海岸侵蚀吞噬。”
她指出,吉打平原依赖淡水灌溉的稻田,如今正面临海水渗入危机,恐导致农田盐化,长远而言将不再适合种植稻米。
她引述全球气候模型预测,2025年至2029年间的平均气温将比过去五年上升摄氏1.5度,专家已能感受到降雨集中、强度加剧,随之而来的是更长时间干旱。
尽管气候变化迹象日益明显,锺博士坦言社会整体对气候议题的认知仍偏低,我们虽难以短期内扭转暖化趋势,但可透过创新农耕技术、更完善规划及强化海岸防护等措施即刻展开行动。
同样来自北大的海事事务专家扎基阿末博士则指出,我国海岸线正步入高风险期,现有基础建设虽有助延缓冲击,却无法根本遏止海平面上升。
他指出,联邦与州政府已投入建设海堤、防浪堤、护岸墙,并重植红树林,这些工程虽重要,但仅能争取时间,真正的关键在于如何适应与缓解,包括迁移高风险沿海社区与重新规划土地使用。
扎基强调,我国已朝综合性策略迈进,结合硬体建设、社区防灾、法规制度与资金支持,但最终仍须全民参与与长期投入。气候威胁迫在眉睫,水终将找到出路,唯有多管齐下,方能确保家园安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