槟华堂青年团(槟华青)团长邱武才

(槟城12日讯)槟华堂青年团(槟华青)团长邱武才说,政府在“青年”定义上限降低至30岁的政策,这有助于推动本地青年组织年轻化,并与国际标准接轨。

不过,他也坦言,部分注册于青年组织注册局(ROY)之下的全国性组织将面临适应上的挑战。

他指出,槟华青本身属于槟州华人大会堂旗下青年团,并非注册于ROY,因此不受这项政策影响,其章程依旧维持18至45岁的年龄范围;同样的情况也适用于一些政党附属青年团、姓氏宗亲会、籍贯性团体等。

然而,他表示,对于如八大华青、马来西亚佛教青年总会(马佛青)等全国性、制度化的青年组织而言,在经济与人力资源分配上未必能完全配合。

针对政府在“青年”定义上限降低至30岁的政策上,邱武才是接受《东方日报》访问时,认同该政策的整体方向,并认为过去45岁仍被定义为青年,确实与国际标准落差甚大。 

“国际活动里,青年定义大多是18至30岁,我们却是45岁,确实不太合理。”

他也提及,这项政策其实是早在时任青体部长赛沙迪推动此项修法时,就有青年领袖质疑这项政策是否会被“U转”,甚至形容为“狼来了”。

针对青年年龄“下调10岁”所造成的影响,他坦言:目前确实出现青黄不接的情况,不少ROY隶属的组织,已经在考虑另立一个超过30岁的分龄团体,以衔接断层。

邱武才认为,本地青年组织若要吸引更多年轻人,必须主动走入校园与社区,提供适合的培训平台,让中学生与青少年有参与与学习的机会。 他指出,

槟华青长期举办如即席演讲比赛、活动策划及康乐活动等,让学生借由实践学习公众表达、组织能力与团队合作。

“当他们参与过这些活动后,就知道社区中有这样一个青年平台,未来想投入时,就知道要去哪里找。”

他也提到,自己自20岁左右开始举办“突破自我生活营”,招募中五与中六生当筹委,让他们透过营队学习领导、沟通与筹办能力。

林秋莹

热门新闻

阅读全文

【新加坡大选】行动党蝉联执政 工人党政治版图扩大

阅读全文

烧烤摊违反行管令 老板顾客全被对付

阅读全文
档案照

哈萨克爆发不明肺炎 致死率远高于新冠病毒

阅读全文

CNN记者讲述北京防疫 女主播惊讶摇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