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槟城30日讯)清明节的来临,民众前往扫墓祭祖,表达对先人的尊敬与追思,然而据记者观察,仍有部分民众在祭祖后,留下垃圾。
《东方日报》记者今早在槟榔屿广汀会馆所管辖的白云山义山进行观察,部分民众祭祖结束后,未将塑料包装垃圾带走,随手丢弃于义山内,有些地方仍堆积大量塑料垃圾。
义山的工作人员卢保财透露,尽管过去几年垃圾问题曾经较为严重,但民众的环保意识似乎得到了提高,今年扫墓后的情况已有所改善了。

“虽然还是有民众在祭拜完后,没有将塑料垃圾带走,但今年的情况已有明显改善。”
他也表示,他们已在义山内设置了足够的垃圾桶,也会定时巡视与清理,确保环境的整洁。
另外,为提醒民众不可公开焚烧,公冢入口处皆挂上横幅提醒民众,并希望民众在拜祭后记得清理现场,以免使公冢衍生卫生问题。
在习俗上,清明节祭祖扫墓的仪式通常在正日前后10天进行。

他指出,今年恰逢开斋节的公假,有些民众选择提前祭拜以避开人潮与交通拥堵。
“其实,扫墓人潮在这周末的有所减少,且大多数民众选择在清晨5至8点之间完成祭祖仪式,其中早上7点左右人潮最为集中。”
早前,槟州华人义山联合会与州政府召开记者会联手推动“绿色清明”,呼吁民众自觉清理祭品残渣,并将垃圾带走,为打造文明、环保的祭祖文化共同努力。
槟州非伊斯兰教事务行政议员林秀琴也指出,今年首次将派出环保志工队进行清理,并拍摄扫墓示范,通过社交媒体进行宣传与教育。
该环保志工队由槟城和谐机构及槟州青年发展机构的志愿者组成,将协助各大义山及公冢处理扫墓后的垃圾,并进行记录与监督,进一步强化公众对清明节环保扫墓的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