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渔人码头美食中心举行的第三轮“禁用一次性塑料”运动启动仪式获得各造鼎力支持。

(槟城30日讯)​槟城曹观友笑称,大马人常用的“tapau”(打包)一词即将收录于新版《牛津英语词典》,但他希望未来10至15年内,这个词不再代表塑料包装,而是象征以环保餐盒打包外食的新风尚。

他说,槟州禁用一次性塑料的目标不可能一蹴而就,而是需要时间逐步实现。

槟首长曹观友在渔人码头美食中心举行的第三轮“禁用一次性塑料”运动启动仪式上表示,州政府正积极推进“禁用一次性塑料”运动,旨在减少塑料污染,促进环保意识,但这一目标需要时间逐步实现,期望运动能在基层扎根,确保取得广泛成功。​

自2010年推出“更清洁、更绿色运动”以来,槟城在州政府、槟岛市政厅、威省市政厅、非政府组织、私营企业以及小企业主和创业者的共同努力下,取得了显著进展。​

槟城珍珠议员夫人协会主席陈莲枝呼吁社区成员在美食广场和熟食中心就餐时自带餐盒。​她指出,早在2019年便曾推行“自带餐盒”运动,但因现代生活节奏加快,塑料包装反而成为多数人图方便的首选。了解到这一令人担忧的趋势后,珍珠妇女协会决定重新启动“自带餐盒”运动,并与州住房与环境委员会、地方市政厅、槟岛市政厅、威省市政厅及其他相关部门展开合作。​

威省市政厅宣布,将从今年9月1日起全面推行“每日无塑料袋”及“禁用塑料吸管”政策。​届时,所有超市、百货公司、便利店、快餐店、加油站便利店、连锁店及药剂店,将禁止免费或收费提供塑料袋,顾客需自行携带环保袋或使用可重复使用的袋子。​

同时,市政厅辖下的小贩中心、巴刹及所有商店、小贩都不得提供塑料吸管。​违例商家将被罚款500令吉,严重者或被吊销营业执照。 ​

槟岛市长拿督拉詹德兰则指出,塑料污染的危害不容忽视,因为当我们食用海产品时,塑料可能以微塑料的形式进入人体。​州社会发展、福利及非伊斯兰宗教事务委员会主席林秀琴呼吁公众重拾传统习惯,在外卖时自备餐盒。​

槟城消费人协会(CAP)和大马自然之友(SAM)赞赏槟州政府禁止吸管和一次性塑胶饮食品盒子的举措,并指示地方政府全权执行此政策以保育环境。​他们强调,过度依赖塑胶的“便利文化”应当终结,这不仅关乎环境保育,更关乎生活开支的节约。

陈振培

前新闻工作者及美食博客,命中应该有食神加持,一直都很有口福,跟美食特别有缘,希望吃遍人间美食。

热门新闻

阅读全文

【新加坡大选】行动党蝉联执政 工人党政治版图扩大

阅读全文

烧烤摊违反行管令 老板顾客全被对付

阅读全文
档案照

哈萨克爆发不明肺炎 致死率远高于新冠病毒

阅读全文

CNN记者讲述北京防疫 女主播惊讶摇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