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哥打峇鲁26日讯)我国正式进入东北季候风首个阶段,预计未来数月将面对数波强降雨。
大马消拯局总监拿督诺希山指出,目前正在影响东海岸的天气状况,是本季风系列降雨的开端,预计将持续至明年初。
“从技术角度来说,我们才刚进入东北季候风的初期阶段,目前所经历的可视为本此东北季候风的第一波降雨,根据气候模式和大马气象局的预测,公众需要做好准备迎接后续可能出现的多波降雨。”
他说,季风初期一般最先影响吉兰丹及登嘉楼,而彭亨、柔佛、沙巴与砂拉越则预计在12月和明年1月经历更强的雨势。
他透露,根据记录,我国一般会在11月至翌年3月的季候风期间,出现4至6波强降雨。
“因此,当雨势减弱或水灾消退时,并不代表东北季候风已经结束,这可能只是下一波来临前的短暂间歇。”
他说,本季风的高峰期预计落在2025年12月中旬至2026年1月,其间因土壤已在前几波降雨中饱和,发生大水灾的风险更高。
他指出,全国消拯局所有资产已进入备战状态。
“我们每天进行两次装备检测,包括船外机、电锯(应对倒树)和发电机等。”
他补充,所有队员均配备完整个人防护装备(PPE),包括救生衣和手电筒,尤其适用于夜间高风险行动。
他指出,各地消拯局已绘制路线图,以便在主要道路被淹没时,能迅速寻找并使用替代路线前往偏远村落。
在区域层面上,一旦任何消拯局在水灾期间面对过重任务,将立即启动跨局动员,各区域枢纽将重组额外物流供应,以确保紧急时能快速调配。
他也强调,消拯局的无线电通讯系统通过政府综合无线电网络(GIRN)维持顺畅运作,即使水灾期间手机网络中断,也不会受影响。
“这确保区域层面的指令,即使在恶劣天气下,也能清楚传达至各地消拯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