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巴拉苏巴拉马廉认为,在民众之中培养集体责任意识至关重要,并非把所有应对灾害的责任都推给有关当局。

(吉隆坡23日讯)搜救组织提醒各方,地陷有别于雨季经常发生的水灾,其危险性如潜伏的“定时炸弹”,随时可能发生。

马来西亚国际搜救组织(MISAR)主席兼创始人K.巴拉苏巴拉马廉说,地陷可能由小型水管爆裂引起,并可在干旱季节的烈日下突然发生。

“当出现一个小路坑时,这预示更大的路坑正在形成,即使只是一条小型水管破裂,也足以引发地陷。”

 “即便只有约6寸宽的小坑洞,也可让行人绊倒,甚至造成头部或身体其他部位受伤。”

他在接受《马新社》专访时呼吁民众提高警觉,并在发现异常情况后及时向地方当局投报,以便采取必要措施。

他举例,一旦发现水管渗漏、路面下沉或路旁树木倾斜等等,应立即通过当地市议会的电子投诉系统(e-Aduan)投报。

水灾及地陷求生项目参与者通过屋顶逃生演练,掌握住宅被洪水淹没时的实际求生技巧
水灾及地陷求生项目参与者通过屋顶逃生演练,掌握住宅被洪水淹没时的实际求生技巧

他说,这不仅是履行公民责任,且可能挽救生命,若所有人开始提供信息,当局就能及时核查,从而预防事故发生。

他也提到,公众在市区步行时,应尽量走在建筑物下方的五脚基内,因为建筑桩基延伸至五脚基范围,因此相对更安全。

“五脚基外的范围没有桩基支撑,地下分布著水管,地陷风险随之增加。然而,五脚基往往摆放桌椅和其他物件。”

 “事实上,根据市议会条例,不能在五脚基摆放物件,那是走道。因此,我们必须回归至基本,走道必须畅通无阻。”

延伸阅读:【隐形危机系列3/3】屋顶逃生到水中脱险 参与者社媒分享自救

热门新闻

阅读全文

【新加坡大选】行动党蝉联执政 工人党政治版图扩大

阅读全文

烧烤摊违反行管令 老板顾客全被对付

阅读全文
档案照

哈萨克爆发不明肺炎 致死率远高于新冠病毒

阅读全文

CNN记者讲述北京防疫 女主播惊讶摇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