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隆坡12日讯)前首相敦马哈迪提醒国人,国家的繁荣是建立在沙巴与砂拉越这两个资源丰富地区与联邦政府之间的合作基础上。
他说,联邦政府提供技术、资金与基础设施,才得以让两州的潜能得以发挥。
他指出,大马的石油财富并非单靠任何一方发现或开采,而是自然资源与国家专业能力结合的成果。
他在接受《自由今日大马》访问时表示,早年间我国还没有石油生产,直到沙巴及砂拉越加入马来西亚后,我国才得以开发沙巴与砂拉越的石油与天然气潜能;所以,他们因为加入联邦而致富。
马哈迪表示,沙巴与砂拉越在联邦成立时仍是“非常贫穷的州属”,如今的转变是“团队合作”的结果。
“当时他们在发展方面远远落后于半岛,但因为有联邦政府拨款与支持,沙巴和砂拉越才能进步。事实上,砂拉越现在已成为马来西亚最富裕的州属——从原本的贫州,变成最富州。”
曾两度出任首相(1981–2003年、2018–2020年)的马哈迪多次强调,资源共享是联邦制的核心精神。
他解释,联邦政府从富裕州属征收税收,再拨款协助其他州属发展。
“当州属变得富裕时,也应贡献更多,而不是只为自己保留资源。”
“富的要帮助穷的。不能说石油来自砂拉越,就只让砂拉越受益。”
他补充,尽管砂拉越如今对国家财政贡献更大,但马来西亚成立的根本原则始终是“互利共荣”,而非竞争。
“每个州都有贡献——比例与金额不同,有的多、有的少。但这不代表贡献较多的州应该拥有比贫穷州更多的自治权。”
同时,马哈迪指出,砂拉越近期主张掌控石油与天然气资源的权利,不应被误解为反叛或趁中央政府势弱时谋取利益。
“(砂拉越)是在重新诠释规则,而不是改变规则。”
谈到当前的联邦关系,马哈迪呼吁人民不要误以为砂拉越如今的成功是“尽管有联邦政策”才发生的,实际上是“因为联邦政策”才得以实现。
他坦言,砂拉越今日的强势地位,正是其在马来西亚联邦体制下成功的体现,不应被误解为有意脱离联邦。
“他们因为加入马来西亚而致富。既然现在富了,也应该回馈曾经帮助他们的联邦。”
马哈迪强调,《1963年马来西亚协议》(MA63)的精神不应被视为分离的凭据,而是透过共同发展达致团结的框架。
“当初的决定是由三方——沙巴、砂拉越与半岛——共同作出的。但后来他们并没有得到应有的权利,而被视为一般州属,地位被削弱。”
“如今他们要求恢复1963年的协议地位,我认为这是合理且正确的。”
马哈迪指出,《1963年马来西亚协议》不仅列明沙巴与砂拉越的特别权利,也同时确立联邦政府的权利,“这是在一开始就已经同意的。”
他说,虽然沙巴与砂拉越希望拥有更大自主权,但也必须接受部分权力属于联邦。
“有些权力属于州政府,联邦必须承认;但也有共同权限,这就需要双方合作推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