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立慷指出,马来西亚在是世界上创新表现最好的国家之一,但本地人普遍对我国科技缺乏信心。

(吉隆坡6日讯)科学、工艺及革新部长郑立慷指出,马来西亚在全球创新指数中名列前茅,是世界上创新表现最好的国家之一,但本地人普遍对我国科技缺乏信心,导致优秀人才与技术常被低估。

“我们在2024年排第33名,2025年排第24名,在133个经济体中一点都不差,但人民对我国的科技创新水平很悲观。”

他直言,马来西亚有许多优秀的科技产品和人才,但自己的人民不相信我国实力。

他举例,土耳其航空航天工业公司选择在赛城设立中心,聘用超过100名大马工程师设计战机与民航机的核心“航空电子系统”,显示我国人才备受国际认可。

“如果我们真的不够好,外国企业为何要来?为何要聘请本地工程师设计战机的电脑系统?”

此外,他透露,科学、工艺及革新部正推动我国制造第一枚国产遥感卫星,预计在2028年完成。

然而,该计划一宣布,便遭到网民的冷嘲热讽。

“有人说,脚车都造不好,还要造卫星?但泰国去年已经成功发射他们自己0制造的遥感卫星,我们比泰国已经落后了三年。”

他指出,大马每年花费逾2000万令吉购买外国的卫星图像,因此拥有自主卫星十分必要。

他于昨晚(5日)出席思特雅大学(UCSI)举办的“晶片、职业与国家-马来西亚争夺高端科技领导地位之战”讲座的分享中,如此表示。

另外,他披露,政府正研究在我国建立火箭发射设施,用于发射卫星而非载人航天。

他指出,大马靠近赤道,可节省20%至30%燃料,同时此处非地震带,是全球最适合建设发射中心的地点之一。

目前全球拥有火箭发射基地的国家不足十个,而大马具备加入行列的潜力。

“靠近赤道的国家有很多,但为什么是马来西亚?这和今天的主题有关,因为我们拥有成熟的E&E与半导体生态系统。”

他强调,最关键的优势来自我国成熟的电子电气与半导体生态系统,自1970年代起已建立深厚基础,如今占国内生产总值(GDP)的四分之一,并创造超过10万个就业机会。

“随著全球对晶片需求暴涨,我国正推动产业链向上游移动,包括发展集成电路设计、先进封装以及半导体研发。”

他说,政府也将与产业成立研发联盟,投入逾9000万令吉,与私人界配对投入,专注发展先进封装技术,目标在2030年跻身全球主要供应链之一。

郑立慷:推研发激励 强化校企合作 

他也指出,本地中小企业因资金有限且以生存为先,往往缺乏投入研发的能力,因此政府正研究制定相关激励措施,以鼓励中小企业与大学展开合作。

“对中小企业来说,生存比研发更重要,所以要他们投入研发并不容易,政府需要想办法给予一些激励。”

他强调,政府正推动半导体产业升级,而人才将是关键支撑。

 AI不会取代人类 但会取代不会用AI的人 

当谈及人工智能时,他强调,新科技从来不会取代人类,真正会被淘汰的,是不懂得利用科技提升自身能力的人。

“蒸汽机没有取代人类、电脑也没有,人工智能也不会取代你,但更懂得用人工智能的人将会取代你。”

他借此呼吁年轻人应拥抱创新,不必恐惧未知。

罗嘉恩

热门新闻

阅读全文

【新加坡大选】行动党蝉联执政 工人党政治版图扩大

阅读全文

烧烤摊违反行管令 老板顾客全被对付

阅读全文
档案照

哈萨克爆发不明肺炎 致死率远高于新冠病毒

阅读全文

CNN记者讲述北京防疫 女主播惊讶摇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