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隆坡5日讯)马青中委兼雪兰莪州马青署理团长李国成表示,教育部长法迪娜宣布将在2027学年推行“共同教学”(Co-Teaching)制度的构想,虽然出发点良好,但在执行层面上若缺乏清晰的权责划分,恐怕将令原本复杂的教学体系陷入新的混乱。
他今日发文告说,共同教学意味著两名地位平等的教师共同在同一课堂授课。然而,当教学方向、学生评估或课堂管理出现分歧时,谁应负起最终责任?这将成为政策落实过程中最关键的灰色地带。
“一个班两位老师,就像一个国家有两位首相,听起来权力共享、合作治理,但当出现分歧时,谁来拍板?谁该承担后果?教育体系若陷入这种权力平行的状态,最终受影响的将是学生。”
李国成表示,当前教育体系仍面临教师人手不足、行政负担过重及教学资源分配不均等现实问题。在这些基础挑战尚未解决前,贸然推行合作教学,恐怕只会增加协调成本,削弱课堂效率。
他强调,提升教学质量的关键不在“增加教师人数”,而在“强化教师支持体系”。若教育部希望确保学生获得更多关注,应优先改善教师培训、心理辅导、资源分配及校务管理机制。
李国成指出,教育政策的成败在于执行,而执行的前提是责任清晰。任何改革若未能明确权责边界,只会让教师陷入“共管无责”的困境,最终影响学生学习成效。
他强调,教育部应在推行合作教学前,先完成全面的制度设计与试点评估,包括责任分层、绩效衡量及资源配置,以免理想政策在现实中变质。
“一个国家若有两个首相,政令必然紊乱;一个课堂若有两个老师而无清晰分工,教育秩序同样难以维持。教育改革若要成功,方向可以多元,但责任必须唯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