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隆坡3日讯)政治学家兼塔斯马尼亚大学亚洲学院主任詹运豪表示,国际伊斯兰大学教授苏莱哈雅科日前主张“古代马来世界对全球文明,尤其是罗马,产生了深远影响,以及马来世界是文明的摇篮”等言论,在主流历史学的角度来看,只能被归类为“伪历史”。
他在面子书发帖称,包括本区域的主流历史学者也抱持同样看法,且真正的历史学家会直接说苏莱哈雅科为“疯子”!
“然而,她(苏莱哈雅科)依然是国际伊斯兰大学的教授,并且在过去十年闲持续宣扬这类言论。据我所知,国际伊斯兰大学从未要求她与其他历史学者辩论或审查其研究的真实性。”
他说,苏莱哈雅科至今仍是教授,就足以说明国际伊斯兰大学存在著某些问题。
根据詹运豪列出的演讲简要摘要,苏莱哈雅科称古代马来人是造船和航海大师,早在西元前1000年,马来人在扶南王国(涵盖马来半岛、苏门答腊、婆罗洲及周边地区)已是熟练的造船与航海大师。
苏莱哈雅科说,罗马人起初不擅长航海,而是在地中海与东南亚贸易航线上遇到马来人后,才学习到先进的造船技术。
“她的‘证据’是沿著马来半岛分布的数千座年代可追溯至西元前788年的古代炼铁炉。她声称这些地点曾为维京人和俄罗斯人提供铁料。”
同时,她表示,一位生活在先知易卜拉欣时代,名为祖卡纳因的马来统治者,在吉打建立炼铁炉,以火锻造熔铁,这与《吉打纪年》中的马来史诗相呼应,该书将马来国王描绘为先知的后裔。
苏莱哈雅科指出,马来世界是文明的摇篮,拥有先进的灌溉系统、制盐工艺,以及数百艘船只组成的贸易船队,并且伊斯兰教是透过先知血脉,而非后来的阿拉伯商人传入本区域。
她还声称,马来人精通多种语言,包括阿拉伯语和英语,例如能用阿拉伯语辩倒阿拉伯人。
她也指责,西方学者捏造历史以贬低马来人的成就,并呼吁推行去殖民化教育,同时建议全民必修阿拉伯语课程,采用《伊斯兰社群和马来世界文明》等新教材,且举办国际会议彰显马来文明的伟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