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隆坡27日讯)民主行动党劳勿国会议员邹宇晖指出,内阁于10月24日决定撤回禁止在华小礼堂举办含酒宴会的政策,是一个纠正错误、回归理性与宪政精神的决定。
他强调,这项决定不应被视为给予任何族群“特权”,而是恢复公平的精神,确保多元社会中的各族文化传统都能受到同等尊重。
“马来西亚是多元文化的国家,所谓昌明大马,应建立在相互尊重的基础上,而不是以单一宗教或文化标准去规范所有人。华校礼堂允许在非上课时间租借作社会用途,是延续多年来的惯例,也符合地方社群的现实需要。”
他指出,华小长期以来不仅是教育机构,也是社区的重要活动中心。许多乡区的华小礼堂,是唯一可供居民举办婚宴、节庆、筹款及慈善活动的公共场所。
邹宇晖今日在国会辩论2026年财政预算案时说,在缺乏公共设施的地区,华小礼堂就是社区的“心脏”。它不仅培养知识,更凝聚人心。
他也提到,礼堂租借和举办筹款晚宴,是华校维持运作的重要资金来源。尽管政府每年拨款支持,但现实上仍不足以覆盖维修及教学成本。
他举例,自1987年以来,Carlsberg的教育筹款活动已为近700所华校筹得超过5亿6千万令吉;Tiger啤酒自1994年的筹款活动也协助逾540所华校筹得4亿令吉以上。
“这些资金并非奢侈用途,而是确保学校能维持运作、改善设备、支持各项教育计划。若礼堂租借禁止含酒宴会,等同切断了许多学校赖以生存的重要资金渠道。”
邹宇晖进一步指出,酒在中华文化中具有深厚的历史象征意义,并非鼓吹酗酒,而是文化与文学的象征。他亦以华语念出“对酒当歌,人生几何”、“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等诗句为例。
“自古以来,酒在中国文学中象征友情、庆典、灵感与艺术。李白、曹操、苏轼等文人都曾借酒抒怀。这些诗词甚至出现在华校语文课本中,用来启发学生欣赏文化与人生之美。”
邹宇晖强调,华校从未在课堂上教导学生饮酒,社会活动与学校教育是两回事。
“指责华校教学生喝酒的言论完全不实,也是不负责任的煽动。酒只出现在成年人参与的社交活动中,与学生教育毫无关联。”
邹宇晖呼吁各族理性看待此事,并提醒当局不要因少数极端声音而误导政策。
面对伊党议员打岔指允许学校礼堂租借给含酒精活动,邹宇晖立即反驳道:几十年来,华校一直秉持高纪律、高水平的教育。若饮酒文化真会"败坏教育",为何越来越多各族家长把孩子送进华校?事实说明,华校的优质教育才是家长信任的根本。
邹宇晖最后敦促教育部确保政策落实到位,确保没有州教育局和地方教育厅官员擅自阻止华校租借礼堂举办酒席。
“内阁的决定必须在全国范围内一致执行,不应只停留在文件上。唯有真正尊重多元、维护公平,才能让教育成为团结的桥梁,而非分化的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