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隆坡25日讯)教总主席谢立意严正指出,近期校园安全问题频频发生,学生遭霸凌、性骚扰甚至命案的悲剧不断上演,已严重动摇社会对教育体系的信任。
他说,教育部虽已宣布多项应对方案,但改革绝不能流于表面,而应确保制度性修正,并加强与各相关单位的协调。
“校园暴力不是偶发事件,而是长期积累的结构性问题。政府必须深入探讨教育制度、家庭教育及社会环境等多重因素,从根源下手解决。”
他提醒,当局在强化校园安全政策时,不能忽视教师群体的心理健康与工作压力。
“老师是教育第一线的守护者,唯有让他们处在被理解、被信任的环境,才能真正落实优质教学。”
谢立意坦言,长期以来,华文教育在单元化思维主导的国家教育政策下,面临诸多限制与不平等待遇;尽管如此,华社数十年来始终坚守与奋战,才有今日华教的成果。
“如今,种族极端主义抬头、教育课题频被政治化,华教的前路依然艰辛。我们不能自满,而必须更团结、更坚定。”
他强调,推动华文教育,不仅要在教育本质上与时并进、深化教学改革,更要在政策层面争取平等的制度保障,让华文教育能在多元国度中获得应有的地位。
谢立意是今早出席华文教育高峰会议为其致开幕词时,如是指出。
该峰会主题为“建构华教共同体,迈向高素质教育”,此次会议邀请专家学者发表主题演讲,从宏观层面剖析国际与国家教育政策趋势,同时设立多场小组讨论,聚焦华小、独中、华中、国中华文班、技职教育、中文师资培训及民办大专等课题,确保华教体系同步进步、均衡发展。
另外,他也指出,在人工智能(AI)浪潮席卷全球、教育格局剧烈转变的当下,华文教育正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与契机。
他呼吁政府在制定未来教育政策时,必须落实母语教育平等对待的原则,确保华文教育在新局势中能稳健发展。
谢立意强调,教育是“立国之本、兴国之基”,是国家发展的核心议程,而在人工智能时代,教育的模式与理念都必须随之改革与转型。
“我国政府已积极制定包括《2025-2035年高等教育发展蓝图》、《2026-2035年教育发展蓝图》、《2026年学前教育新课程》和《2027年中小学新课程》等政策,这些都显示政府对教育转型与人工智能的重视,也将深刻影响我国教育的新格局。”
他形容,对华文教育而言,这是严峻挑战,也是新机遇。
他解释,董总、教总与独大联合主办这场华教高峰会议,正是为了回应这一时代变局,集思广益、凝聚共识,并制定未来行动路线图,以强化华文教育的整体发展。
“只有当华教共同体的各个层面齐头并进,才能确保整体华文教育的健全成长。”
谢立意呼吁,与会者应积极发言献策,为制定未来华教发展指南提供参考。
这场高峰会议由董总、教总与独大联合主办,由交通部长陆兆福担任开幕嘉宾,出席者也包括董总主席拿督陈友信与独大副主席蔡庆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