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罗士打18日讯)针对日益严重的校园安全与学生道德危机,伊党宗教司理事会主席拿督阿末雅耶呼吁政府尽速制定一套《全国校园安全与品德蓝图》,并由宗教学者、教育专家及伊斯兰心理学家共同设计,以打造学校成为培养德行与保障尊严的堡垒。
阿末雅耶是接受《阳光日报》访问时表示,当前教育体系缺乏对伊斯兰“教法目标”(Maqasid Syariah)原则的贯彻,导致学生缺乏精神价值与道德准则。他批评教育部过于倚赖纪律与心理辅导的“事后补救”手段,忽略了教育的预防功能与精神导向。
他指出,教育部长必须亲自领军进行改革,而不是交由官僚系统按部就班处理,而伊斯兰教育强调的是引导,而非惩治,是预防,而非反应。
他认为,现今的学生缺乏伊斯兰礼仪与品格,说明《国家教育哲学》亟需改革,让宗教价值重回教育核心。
5大教育改革方案
在具体建议上,阿末雅耶提出五大方案,包括:
1. 成立“全国学生保护与安全局”(UPKPN),设于教育部之下,主责监督不当行为、保护受害者,并训练教职员运用伊斯兰价值处理学生道德问题。
2. 设立“替代品德教育中心”,为违纪或高风险学生提供以宗教教育与道德重建为本的辅导与再教育管道。
3. 重塑《伊斯兰与道德教育》课程核心,聚焦教化、心灵净化与人格塑造。
4. 加强校园安全机制,包括针对性侵受害者的支援系统、宗教导向的心理复原中心与女学生安全设施。
5. 推动自律与宗教教育,以品格塑造为防线,引导学生远离不良行为。
惩中有教、教中有爱
他亦表示支持将品性不端学生开除的做法,但强调应设立复原与再教育机制,体现“惩中有教、教中有爱”的伊斯兰理念。
“学校不是单纯的学术场所,而是社会与精神建构的第一道防线,政府不能再以技术性处理道德危机,而应以伊斯兰价值为核心,重建教育精神。”
他强调,教育部长必须担起道德与政治责任,并以“领导即托付”的理念自我要求。
“伊斯兰教育不是为了制造知识分子,而是为了培养德行之人。若只重知识不重品德,教育将失去灵魂;若领导缺乏责任,则是对人民的背叛。”
他呼吁政府将近期校园丑闻作为全国道德重建的转捩点,这不只是一场教育改革,而是一场国家良知的苏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