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全球超过80%的珊瑚出现白化现象,并导致大马的珊瑚死亡率高达40%。

(曼绒5日讯)马来西亚登嘉楼大学副教授兼珊瑚礁专家陈俊鸿指出,去年,全球超过80%的珊瑚出现白化现象,是自1997-1998年以来,第4次全球大规模珊瑚白化,成为有文献记录以来,最严重的一次,并导致大马的珊瑚死亡率高达40%。

他说,全世界珊瑚的覆盖率仅占海底总面积不到1%,估算介于34万8000至42万4000平方公里。尽管少于1%,却支撑了25%海洋生物,包括贝壳类与鱼虾类等,维系著近10亿人的生计。

“虽然我们看不到珊瑚,但若没有它,将没有鱼虾,是极其童要的海洋生态系统。”

珊瑚礁专家陈俊鸿
珊瑚礁专家陈俊鸿

陈俊鸿昨日在第七届邦咯海岛节论坛上,发表“气候变迁下的珊瑚礁危机与修复”演讲时,这么说。

他指出,有些人对珊瑚的认识有限,不知道珊瑚是植物或动物。其实,珊瑚是由成千上万的珊瑚虫组成,属动物。其表层附著共生藻,为珊瑚提供绝大部分的能量和营养,并构成珊瑚鲜艳的色彩;珊瑚则提供共生藻保护、居所及养分,双方形成互利共生的关系。

“不过,全球平均地表温度,与过去相比持续上升,气候变化导致珊瑚白化,因为珊瑚是很敏感的动物。”

陈俊鸿解释,当温度上升,珊瑚会排出共藻类。这样一来,珊瑚就会呈现白色,称为“白化”。

2024年的大规模白化,是全球第4次出现这类现象,1997至1998年为21%、2010年为37%、2015至2017年高至68%,2024年超过80%。
2024年的大规模白化,是全球第4次出现这类现象,1997至1998年为21%、2010年为37%、2015至2017年高至68%,2024年超过80%。

他告知,根据文献,2024年的大规模白化,是全球第4次出现这类现象,1997至1998年为21%、2010年为37%、2015至2017年高至68%,2024年超过80%。

“数据显示受影响的珊瑚越来越多,从1997至98年的21%,飙升至2024年的80%,而且,间隔年越来越短。”

他表示,过去发生白化现象时,珊瑚的死亡率介于5至10%,去年,大马珊瑚的死亡率高至40%,使我国在短短几个月内,损失40%的珊瑚礁覆盖率。

“过去,我国的珊瑚覆盖率逐年减少1%,在新冠肺炎期间,珊瑚覆盖率上升5%。但在气候变化下,大马在去年短短的约3个月,就损失了40%,尤其登嘉楼,情况最显著,是件很严重的问题。”

陈后鸿指珊瑚修复工作已展开。
陈后鸿指珊瑚修复工作已展开。

此外,陈俊鸿告知,他的研究很多都是在登嘉楼比农岛研究站进行;研究站在2019年之后,就已开始进行了一些珊瑚修复工作。

“在大约2年半的时间,已可以在修复区发现仅几公分的小珊瑚,被修复成有能力产卵和繁殖的珊瑚。接下来,就是收集一些珊瑚精子和卵子,做下一步的研究,包括怎样提高珊瑚的著床率和成长率。”

他说,2025至2030年的修复指标,放眼塑造100万株新珊瑚幼体;在比农岛一带修复2000平方公尺面积计划,目前已修复了800平方公尺。

“我们会尝试通过应用创新技术,让研究取得更好的效果,以及加强公众教育、宣传,提升民众的意识。”
 

雷茗敦

热门新闻

阅读全文

【新加坡大选】行动党蝉联执政 工人党政治版图扩大

阅读全文

烧烤摊违反行管令 老板顾客全被对付

阅读全文
档案照

哈萨克爆发不明肺炎 致死率远高于新冠病毒

阅读全文

CNN记者讲述北京防疫 女主播惊讶摇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