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怡保1日讯)霹雳州国内贸易、消费人及华人新村事务行政议员吴家良强调,霹雳州非伊斯兰事务局的拨款申请程序严谨透明,严禁“飞机单”和抽佣文化,所有申请必须直接通过其州政府秘书署办公室处理。
吴家良在接受中文媒体联访时,措词严厉道出他在审批非伊斯兰事务拨款的原则。
“如果发现当中出现舞弊,民众应直接举报反贪会或警方。”
他呼吁社团、神庙、村委会及非政府组织,如要申请拨款,应直接向其办公室提交信函,只要申请符合指南,就能获得批核。
不过,他也明确指出,申请款项应优先用于医药基金、助学金及援助弱势群体,而非单纯的晚宴或馀兴节目。
“拨款应该拿来造福社会群体,而不是吃喝玩乐。”
此外,他指出,霹雳州一直以来没有专门负责新村事务的行政议员,直到2022年,霹雳州务大臣拿督斯里沙拉尼才将华人新村事务独立出来。过去州政府从未有专属新村的拨款,只能由地方政府组兼管。

吴家良在2023年修改了非伊斯兰事务局拨款指南,成功将资源体制化,并确立1200万令吉的年度拨款,让村委会、公会及社团能直接受惠。
“这是我们第一步所做的体制化改革,即便吴家良今天倒台,明天换别人做,还是一样可以给到村委会拨款。”
谈及新村发展方向,他表示,发展可分为硬体与软体两方面。硬体设施如修路、路灯及排水系统,长期依赖房地部拨款,过去一般每村仅获20万令吉,但在房地部长倪可敏的支持下,部分绩效良好的新村在2024年可额外再获20万令吉,提升工程规模。
至于软体活动,他指出,中央政府自2023年起推动新村博览会,如北马及南马新村博览会,这是大马建国以来首次由中央部门承担相关责任。霹雳州则透过非伊斯兰事务局的600万令吉拨款,举办例如“霹雳新村·家·节”等活动,强化社区文化。
他强调,新村发展必须秉持“地方创生”概念,善用闲置空间并由年轻人主导,让活动更具创新与活力。如果年轻人不愿意参与,新村只会沦为大家经过的地方,失去应有的味道与凝聚力。
针对2026年霹雳州财政预算案,吴家良透露,行政会议已与大臣达成共识,非伊斯兰事务局将维持1200万令吉的拨款额度,这是大马半岛所有州政府最高的数字。
他说,只要拨款能公平、透明地发放,并用于人民真正有感的文化活动,就已经十分理想。州政府要打造品牌活动,而不是沦为一场场冷气房里的吃喝玩乐。
此外,他也指出,独中拨款将继续维持,并纳入“特别教育援助”组别,由州财政司掌管,以确保拨款更快速高效地发放,连续两年已证明其效率。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