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隆坡1日讯)马华总会长拿督斯里魏家祥指出,政府在推动《城市翻新法案》(URA)修正案时,核心问题并非只是将门槛从75%提高至80%,而是牵涉到更深层次的法律、透明度及居民权益问题,必须严肃看待。
他说,许多民众仍对现有形式的该法案会议抱持怀疑态度,尤其在透明度、宪法权利及居民协会参与方面仍存疑虑,而补偿与交付日期等问题,也停滞在影响评估(IA)阶段,显示各方尚未准备好进入URA程序。
“是否仅仅透过一个要点或小修正就能解决?我认为这几个月来,我们逐渐达成共识,那就是问题并不单一。”
魏家祥强调,不应以新加坡的公共住房模式作比较,因为新加坡由新加坡建屋发展局(HDB)主导,而马来西亚情况不同,本身已有许多法律与制度,政府必须严格遵循现有规章,才能落实相关修正。
他指出,正如房屋与地方政府部(KPKT)的简报所显示,修正案并不仅仅涉及比例门槛的调整,而是更广泛的制度设计。
“我认为问题的核心并不是75%改成80%,而是更深层次的东西,所以我认为这在修正案中已经有详细的阐述。”
“这是一项非常严肃的法案,我们必须确保未来国会所通过的每一项法律,都必须能为人民带来最大利益,这才是最重要的。”
他也呼吁,公民社会与各政党,不论城乡、不论党派,皆应以严肃态度审视URA修正案,确保修法真正符合人民利益。
魏家祥于今日出席在马华大厦举行“2025年马华城市事务政策高峰会”(UAPS)商讨《城市翻新法案》草案及其对马来西亚社会的深远影响时,如此表示。
出席领袖包括马华总秘书拿督张盛闻及副总会长拿督刘亚强等。
陈锦传:URA涵盖有地产业,发展指南须重检
马华城市事务局主任陈锦传指出,公众普遍误解《城市更新法案》仅适用于高楼或廉价组屋,但事实上,该法案同样涵盖有地房产,值得公众严肃关注。
他强调,公众必须明白该法案的影响范围,并不仅限于高密度住宅项目。
“实际上,有地产业同样纳入该法案范围,因此我们必须非常认真地审视这部法案。”
他也表示,该法案的出现或许反而带来另一层意义,即迫使公众和政策制定者重新检讨地方政府的城市发展与规划指南。
“这些指南需要被重新评估、重新检视与重新考虑,以确保‘可持续发展’理念不只停留在口号,而是真正落实在居民利益之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