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隆坡27日讯)行动党峇吉里国会议员陈泓宾表示,《2025年政府采购法案》是大马政府采购制度迈向国际标准的重要一步,显示政府在提升透明度和问责制方面的决心。
他表示,过往的采购乱象依然历历在目,无论是以直接谈判方式授予的各种政府合约,还是总稽查司报告年年点名的“烂尾工程”,包括学校、医院与道路建设,都暴露了采购制度的缺陷。
“更严重的是,一些公司利用伪造文件获取合约,部分合约甚至因政治势力介入而脱离透明程序,最后再层层转包给“二包、三包、四包”承包商,导致成本层层加码、质量大打折扣,形成所谓的阿里巴巴文化。”
他说,“一粒老鼠屎,坏了一锅粥”,即便大多数合约执行良好,但个别不透明或舞弊案例足以动摇人民对整个政府采购体系的信心。
与国际标准接轨
陈泓宾在国会参与《2025年政府采购法案》辩论后表示,该法案首次将政府采购程序从过往仅依赖《财政部指令》(AP)与财政部通告,提升至具备法律约束力的法令,同时规定公开招标将成为主要采购方式,与联合国《贸易法委员会公共采购示范法》的四大原则接轨,即透明、公平竞争、公正对待与廉正治理,使马来西亚更接近国际标准。
“此外,该法案也设立政府采购上诉仲裁庭,为投标者提供申诉和审查渠道,并引入更严厉的刑罚:伪造文件或非法转让合约者将面临至少3倍合约金额或不少于100万令吉的罚款,甚至最高5年监禁。这显示政府传递出明确讯息,政府采购将成为一套高问责、不可随意操弄的制度。”
他补充,法案还引入多项新元素,包括鼓励中小企业参与、优先使用本地产品以及推动绿色采购,与国际最佳实践保持一致。
“因此,昌明政府提呈《2025年政府采购法案》,并在国会寻求通过,标志著马来西亚在公共采购制度改革上迈出了关键一步,为建设更透明、更公平、更廉正的治理体系奠定了重要基础,恢复公众对体制的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