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海25日讯)农业及粮食安全部长拿督斯里莫哈末沙布说,国内各个稻田区都面对鸭舌草病(Penyakit Keladi agas)的问题,槟城威北尤其严重,因此,他已指示农业发展研究院(MARDI)研究及寻找最佳控制方案,协助农民减少这种病害所带来的影响。

“吉打部分地区也开始出现类似情况,但在威北,该问题特别明显,若不加以控制,每公顷的稻米产量可能从原有水准大幅降至8至9吨。”

他说,这种植物过去只是常见野草,如今却在短时间内大规模滋生,厚实的叶片甚至能在两三周内覆盖整片稻田,严重抑制稻米生长,导致收成下降。

他也提醒稻农们必须遵守杂草控制的标准作业程序(SOP),包括从整地开始,以及在插秧后的第15至18天进行喷洒农药。

“部分稻农过早或过量施肥,反而助长水鳖滋生。正确的做法应是先除草,再施肥。”

莫哈末沙布今早是为新品种稻米MR 333主持推介礼后,于记者会上这么表示。

莫哈末沙布也建议,稻农可考虑采用“再种植”方式,减少对农药的依赖,以达到更有效的杂草管理。

他同时也肯定槟城稻农在过去5年保持每公顷平均超过4.8吨的高产量,并指出农业发展研究院最新推出的新品种水稻MR 333(又名“Menora”),具备高产与抗病特性。

“该品种的潜在产量可达每公顷9.9吨,在登嘉楼热带地区的产量约为每公顷9.9吨;而在雪兰莪州的适耕庄的产量约为每公顷9.96吨。”

他说,如果能配合正确的种植SOP,它将为稻农带来更高收益。

林秋莹

热门新闻

阅读全文

【新加坡大选】行动党蝉联执政 工人党政治版图扩大

阅读全文

烧烤摊违反行管令 老板顾客全被对付

阅读全文
档案照

哈萨克爆发不明肺炎 致死率远高于新冠病毒

阅读全文

CNN记者讲述北京防疫 女主播惊讶摇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