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隆坡11日讯)民主行动党策略主任刘镇东表示,若希盟和国阵在下一届大选共同参选,并与国盟一对一交锋的前提下,下届大选大马半岛的重头戏在大概50个摇摆区,而希盟和国盟各要捍卫20馀个席位。
他今日在面子书发帖指出,马来西亚共有222个国会选区,其中165个在半岛。2022年的第15届大选,希盟、国阵和国盟经过三角决战,最终分别赢得71席、23席和71席。
他说,在目前的国会议席中,希盟和国盟各自有约45个安全区、国阵则有20馀个安全区,且这些都是各阵营极有可能守住的席位。
“在一对一的选战中,希盟和国阵都将比以往大选参选的席位较少,但相较于国盟,将更有可能守著已赢下的选区和攻下新席次。有鉴于第15届大选是国阵战绩最差的大选,只要希盟和国阵不互相竞争,国阵已赢得的席位就相对稳固。”
刘镇东也指出,我国的政治辩论往往沦为不同政治阵营的忠实支持者之间的叫骂战,是很可惜的。
他说,他在2013年大选前夕出版《决战在中间:共创马来西亚2.0》一书中提到,除非基本盘出现罕见的崩盘,否则大部分的选举的胜负都取决于中间选民,而“3大摇摆区”和“6大摇摆群体”将决定第16届大选的输赢。
他表示, 3大摇摆区为峇东埔集群、霹雳南部至雪州北部集群和半岛南边区块;而6大摇摆群体则是一、“高楼甘榜”群体、在新加坡的马劳、青年的躁动与忧虑、女性选民是造王者、公务员和工人。
他认为,尽管距离下届大选还有一段时间,但若能理解摇摆票或中间选民来自何处,就能制定更好的政策,进而赢得选举。
“无论政治光谱边缘的铁粉如何嘶喊,马来西亚政治的决战依然在中间。”
3大摇摆区和6大摇摆群体如下:
●摇摆区
一、峇东埔集群
在槟城威省、吉打南部和霹雳北部,有一组与峇东埔选民结构相似的选区,马来选民占65%-75%,同时有相当大比例的非马来选民。
如果希盟-国阵阵营在这些选区与国盟一对一,拿下四到五成的马来票、并推高非马来选民支持,加上够高的投票率,团结政府就有机会在这些现有的国盟选区翻盘。希盟在雪州自2008年以来稳定获得约四成的马来票,“雪州模式”有全国参考价值。
二、霹雳南部—雪州北部集群
如果得以复制“雪州模式”,团结政府可以在一对一的情况下赢回这一地区的国盟席位。
三、半岛南边区块
伊党和土团党在柔佛、马六甲和森美兰等南部州属的影响力微弱。如果希盟与国阵能保持良好合作关系,在这3个州属守住摇摆席位的可能性很高。
巩固希盟和国阵在半岛南部的合作关系,是团结政府赢得下届选举的关键。以柔佛为例,26个国会席位当中,希盟赢得15席、国阵9席、国盟2席。如果能守住这些席位,单是柔佛就能为组织中央政府贡献24席。
政府需要特别关注这些州属的二线城市、小镇和乡区。这些地方的年轻人大多在大城市生活和工作,却回到家乡投票。政府政策往往未能足够帮助这些半城乡选区的城市低收入群体及其在家乡的家人。我们必须解决这种“双重打击”的政策盲点。
●摇摆群体
一、“高楼甘榜”群体
许多在巴生谷、大新山区和槟城—居林一带工作却在家乡投票的选民,住在城市里的廉价组屋这种“垂直甘榜”。马来西亚的经济鸿沟并不只是存在于吉隆坡和哥打峇鲁之间,而是在孟沙与格灵芝甘榜之间,或双威与毗邻的雪州八打灵再也帝沙孟达里组屋之间。
理解住房、公共交通、医疗、教育以及劳动力市场政策对这群体的政治与社会影响,是选举关键。提升福祉下限,保障他们的经济安全,将产生深远影响。
二、在新加坡的马劳
目前有110万马来西亚人在新加坡工作。他们在2013、2018和2022年(尤其是2022年国会选举)都在关键选区为希盟带来决定性优势。
团结政府必须让更多在新加坡的马来西亚人感受到马来西亚经济的改善,以及与新加坡的薪资差距在缩小,甚至让部分人在即使薪金低于新加坡,只要能达到新加坡薪资三分之二的情况下愿意回流。这意味著政府必须大刀阔斧进行劳动力市场改革,尤其是提升薪资水平。
三、青年的躁动与忧虑
1998年烈火莫熄运动,还有自2008年以来希盟的崛起很大程度上由不满现状的青年选民推动。但希盟和国阵在第15届大选都流失了最年轻的马来选民群体。他们当时转向国盟。
团结政府对青年可能出现反建制浪潮多少有所准备,但仍需要多加努力。我们必须抱著同理心去理解青年的不满情绪,并推出涵盖就业、技职培训、薪资、住房、交通、医疗等全方位的青年政策议程。我们也应该在下届大选前找出PTPTN贷款的新出路。
四、女性选民是造王者
近期的民调都显示,在同年龄层中,马来女性对团结政府的支持度高于男性。但团结政府需要加倍努力,通过政策和政治行动强化优势,尤其是帮助女性留在劳动力市场(我国的女性劳动力参与率在区域内最低)。
五、公务员
在第15届大选中,希盟和国阵都未能赢得公务员的支持。但在团结政府过去近三年的努力下,公务员开始对首相安华和团结政府有好感,并认同政府比反对党更认真治理国家。
六、工人
政治辩论中很少提及工人,而且工人的福利往往是从雇主的视角被探讨。如昌明经济框架所显示,马来西亚工人与邻国相比,分得到的经济蛋糕实在太低了。记住,每位工人手中都有一票。注重工人权益,并有效地传达经济安全的讯息,将有助于争取他们的支持。我国同时需要大量减少会压低薪资的非技术外劳数量。